朱标与朱雄在一处上岸,行走在田间。
这里远离京城,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
走进一个村庄,贫瘠又荒凉,房屋的破旧状态,让朱标难以置信。
在村庄的最高点,一座古老的神坛屹立在那里,尽管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人祭祀了。周围是极其陈旧的建筑物,那些由粘土和稻草建造的房屋显然已经年迈破旧,墙体裂开,砖石不齐,但仍然在坚持着存在,也许现在它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在遮蔽阳光下的老人们和鸡鸣下的病弱老少
在村子里,你会看到那些勤勉的农民们在努力的劳作,他们的汗水沾湿了他们的衣服,整个人在照耀下变得黝黑然而,即使是他们的辛勤劳动,似乎也无法撼动他们脸上那明显的疲惫和无助。
在那些破旧的小屋里,人们生活着操劳、压抑。肮脏的桌子和床铺,俯瞰着蹲坐或趴卧着的老人或孩子,母亲们忙碌的目光,以及极度疲惫的祖父母,他们脸上渴求着一丝来自外面的希望,一个他们永远无法得到的拐角。
走在前面的朱标,面色越来越难看,沉声道:“朱雄,看到了吗?这才是真正的大明朝。辉煌气派的京城,是大明朝的面子,这里就是大明的里子。
朱雄摊手一笑:“治国者要哀民生之疾苦,念稼穑之艰难,与,你同忧乐。每一食,便念稼穑之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苦。殿下,这些东西,你在奉天殿的折子里是看不到的。”
朱标重重点头:“说的好!大明朝这样一幅景象,也敢称治世?孤现在有些理解父皇要用锦衣卫了,有了锦衣不仅能快速知道各地的真实情况,还能监督各地官员。如此,朝廷的各项措施才能迅速有效的实施,否则,何时才能看到家给人足,斯民小康?”
朱雄感受到了朱标身上的真挚情感。
心想,他这样的人做皇帝,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盛庸,就地扎营,休息一会儿。”朱标朝身后的侍卫统领下令,“你去村子里的百姓买些吃的,孤要看看他们平时吃的是什么,注意,不要扰民,要客气。”
“是!”盛庸颔首领命。
侍卫们很快搭建了一个帐篷,朱雄和朱标坐在帐篷下。
朱标望着眼前的景象,轻声一叹:“这次就该把允坟允通叫出来,从小在皇宫长大的他,出来看看民间疾苦。”朱雄一笑:“皇孙们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朱标目光落在朱雄身上。
心中暗叹,若是他们想你一样,我也就不用操心了。
“希望允蚊允通他们以后,能看到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朱标叹息。
“殿下,等你以后登基,便必然能实现:家给人足,斯民小康’了。”朱雄一笑,“你不是说要开创盛世么?”
“难啊,不过有你辅佐,孤有信心。”朱标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