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盘恒几日,一切准备停当后,
周焉便立即带着三皇子朱榈,四皇子朱棣启程回福州府。
虽然坐在由孟殷下令打造,具有一定避震性的马车.上,但还是让周焉感到颇为的煎熬。
无它,现如今这马车上可不止只有他一个人,
还有着两位皇子,这让周焉深深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毕竟这一路上,两位皇子的安危全都交付于他一人之手,这要是万一有个差池,那他周焉就可以在大明王朝彻底的消失了。
而且,还是消失的很彻底的那种。
唯一让周焉感到些许的欣慰,便是四皇子朱棣的性子较为沉稳,又是个知礼好学的,好为人师的性子一下子就起来
朱棣问什么,周焉便耐心的为他一解答
而三皇子朱榈,便让周焉感到有些头痛了。
太聪明,但也太残暴了!
这孩子还没走多远呢,就要把厨子给杀了,要不是他死命的拦着,这一路上的吃什么都成了个问题
总不能拉着两位皇子一块吃干粮吧?
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念头,周焉特地多买了一架马车,任由三皇子朱?折腾
只要让他活着到福州,交给孟殷,他周焉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而接到父皇任务,要求他好好跟着孟殷学习的朱棣,此时却在马车上,与周焉交谈道:
“周大人,孟大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父皇告诉我,孟殷是一个大贪官,非常的贪。
“既然是孟大人是贪官,那我父皇为何要我兄弟二人跟随孟大人学习?
周焉看着朱棣,心中有些惊讶。
不耻下问,沉稳,好学,这等少年即便不是皇子,未来也一定有极大的成就。
何况,还是个皇子。
未来绝对广阔。
抱着别样的心思,周焉想了想便解释道:“孟大人在我眼中,是一位清官。但在皇.上眼中,却是一位大贪官。“而造成这种差异印象的,则是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但无可否认,孟大人是一位有本事的人,这就是陛下要你跟着孟大人学习的原因。”
听见这话,朱棣抬起眼眸,看着周焉不由闪过疑惑道:“为何?”
“贪就是贪,为何又要以看问题的角度去判别。
“就算是有本事的贪官,那也是贪官啊。若所有官员都如此,这天下百姓不就遭殃了?”
见朱棣小小年纪就钻了牛角尖,周焉不自觉的闪过认可。
这位皇子的求知欲很强,未来必定不凡,随后便说道:“那我讲一句孟大人说的话吧,这话是当时孟大人,在沛县对陛下说的。
想起当时在福州府,议论老朱时,孟殷那一脸嫌弃的样子,周焉露出一丝笑容道:
“当时孟大人是对陛下这么说的,一个贪官,但治下百姓丰衣足食,生活稳定。另一位清官,但治下百姓却食之不饱,衣不蔽体。
“你说,这贪官和清官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听见这话,朱棣闪过无比诧异神色
这种正反相斥的角度,他还真的没有想过。
毕竟贪官已经成定义了,在他的观念中,只要是贪官,治下百姓的生活肯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