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宫,御书房内
朱元璋如往常一般处理着政务。
望着奏折,朱元璋眉头越发紧锁。
从各地官员送上的奏折来看,黄河似乎又有水患发生的征兆。
近期一段时间,黄河下游的堤岸,有许多开始破裂,若不治理,早晚都会决堤。
到那时万一黄河决堤,洪水泛滥,修养生息的大明,说不定又要伤筋动骨。
这是血的教训。
因为上一次的黄河泛滥,就是十几年前。
而那次泛滥,则是直接导致元朝覆灭的导火线,而朱元璋吃不起饭导致起义,源头也完全追述至那次事件。所以,此刻的朱元璋看到各地奏折,瞬间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
黄河必须要治。
但怎么治?
治理黄河,历朝历代可都是大事件。
动用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
略微思考后,朱元璋便决定,今年必须要大范围徭役。
还有,关于治理黄河的人选,也必须尽快选取。
想到这,朱元璋抒写着一条又条的政策。
可没过多久,太监总管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朱元璋的思绪。
“皇上,锦衣卫统领徐彪拜见!
听到这话,朱元璋点点头道:“让他进来吧。
“是!
此时的徐彪正在殿外,怀揣着不安的心情等着。
距离当时朱元璋军演被斩首,已经过去几个月了,但徐彪至今回想起来,还是无比忐忑。
深怕皇帝不小心旧事重提,把他给宰了!
就在这时,太监总管来到徐彪面前道:“徐统领,皇上让你进去。”
“谢过总管!”说完,徐彪便踏进御书房内。
“臣徐彪,拜见陛下!
“平身!”朱元璋道了一句,随后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徐彪。
距离上次见徐彪,似乎还是好几个月前。
凭借在福州府赚取的银子,如今锦衣卫已经壮大很多,驻守范围也已经慢慢扩张至大明的重要城市。现在许多事情,都是凭借密报在传递。
而徐彪这位统领,若没有大事,也不会来见朱元璋。
想到这,朱元璋直接道:“说吧!什么事情!需要你亲自来。”
徐彪点点头,抱拳下跪道:“陛下,这次主要有三件事向您汇报。
“第一件事是,锦衣卫在东海各城,都截取到一些密报,发往倭岛。
“收件的对方是倭岛的亲王[怀良]以及将军[足利义满]
听见这话,朱元璋眼神瞳孔一缩。
徐彪说这事无需质疑,有人在通倭。
想到这,朱元璋瞬间怒火使然。
大明为什么禁海,还不是因为倭寇无法彻底剿灭。
虽说整个朝廷都知道,倭寇的源头肯定是在倭岛,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法灭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