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海哈哈大笑:“行,老傅够爽快。
老袁老杨两人心头一动,他们虽然没有融入这个圈子的想法,但傅修文的地位,欠自己一个人情,也是好事。况且他们的心思也不在毛笔.上,与一个嗜字如命的人抢毛笔,没必要。
两人点头:“傅先生开口,自然好说。
其他人也没去争。
傅修文看向陆宏:“陆先生,这笔,500万,如何?”
“没问题。”陆宏点头。
傅修文忙不迭要来银行账号,现场转账。
钱到,交货。
傅修文拿着毛笔,真是越看越喜欢。
方海扫视一圈,说道:“都没人出价,那这砚台,我要了。”
老杨和老袁没吱声,他们铆足了劲准备抢那封信。
方海打电话给财务,安排转账。
傅修文一行人已经准备离去,却见这些人没有离开的意思。
不禁有些好奇:“老方,不走吗?
方海摇摇头:“不急。
钱到账,他把砚台拿在手里摩挲,感受砚台细腻的手感,说道:“小李,鉴定一下吧。”
“好。
李华凯拿过信,动作轻柔,很慢很慢的展开。
生怕力气稍大,将信纸损坏。
“信?”傅修文一行,人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一路上他们只顾着讨论笔和砚台,没去看后面的直播,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信。
傅修文走到李华凯身边,踮起脚尖,探头探脑。
方海轻咳一声:“老傅,看什么呢?
傅修文:“这是什么信?
“周先生的信。”
“周先生?哪位周先生。”
“周树人先生。
。哦....周树人?周先生的信!
傅修文激动的差点把刚花五百万买下来的毛笔捏断。
“这是哪里来的信?信上写的是什么?”
“小陆挖出来的。
“这封....能不能给我看看?”他没说买,看这几人虎视眈眈的眼神,他也知道这封信自己不可能拿得下来。“你得和小陆去说。
“陆先.....
“等等吧。"陆宏没有拒绝。
傅修文一群人压下内心激动,他们觉得这一趟是真的没白跑。
周先生的信,亲笔信!
若能一观,那是何等之幸。
李华凯看完了,将信交还陆宏,沉吟片刻道:“这封信是周先生写给陶亢德先生的,陶先生也是一位文学名家,曾是林语堂先生在文学和办报纸刊物方面的左膀右臂。
“根据我的调查,周先生写给陶亢德先生的信,留存下来的有18封,现今都在国家图书馆收藏。这一封,是唯一封流传在外的真迹。
“所以我只能根据其他一些拍卖过的文人手稿书信,给出一个大致的价格。”
他沉吟片刻,给出了自己的估价:“如果陆先生交予我们拍卖行,我们会将起拍价定在800万,至于成交价,我无法预估。
正常拍卖情况下,热门门物件的成交价是远远高于起拍价的。
这封信如果拿去拍卖,是绝对的热门,会获得各方人士,甚至博物馆一类机构的关注。
最终的成交价,恐怕能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地步。
“老袁,老杨。
方海把他们俩拉到一旁,低声交谈,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三人聊了大约五分钟左右,回来了。
方海笑着道:“这封信220个字,那我就以一字10万的价格购买!2200万,小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