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中桃红色的巨大书籍,陆宏双手都在轻颤。
永乐大典!
这竟然是永乐大典!
放眼上下五千年,若说有什么至宝贯穿古今,被无数人追捧并寻找的,屈指可数!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
十二铜人!
九州鼎!
轩辕剑!
但这些东西,它们的意义,更偏重于见证。
若一定要在这些文物中排出个名次,永乐大典,是毫无争议的第一!
传国玉玺也好,九州鼎也罢,它们的象征意义远高于实际意义。
永乐大典不同。
《永乐大典》保存了大量14世纪以前的文艺、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既是龙国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珍品。
它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没有之一!
它更是公认的史诗级别的宝物。
“我是不是看错了?这是永乐大典?”
“要么是我眼睛有问题,要么就...闯王牛逼!
“有生之年我竟然能看见永乐大典出土!
“老陆这是要搞大新闻啊!”
“我有预感,网络要炸了!”
“不懂就问,永乐大典是啥?
“你可以粗浅的理解为明朝的百科全书。’
陆宏压下心头的激动,徐徐吐出一口气,压在永乐大典上的手,没能将其翻开。
尽管保存完好,但他还是不太敢翻。
万一翻开碎了,自己可就是大罪人。
他将书籍小心再小心的放回去,又取出几本,,上面都是永乐大典的字样。
他确定了,这一箱子,全部都是永乐大典!
虽然只是一部分,但其珍贵程度,足以登顶真正的国宝级文物!
不,别说是一箱,就是哪怕一本,也是货真价实的国宝!
陆宏说道:“不出意外,这一箱,就是《永乐大典》最初的正本。”
“永乐大典不是被一把火烧没了吗?'
“我也记得一把火烧光了,是我历史学错了?”
“你没学错,你只是学漏了。’
陆宏道:“《永乐大典》一共有两部,一部是原稿,另一部被后人称为正本,当年《永乐大典》编纂成功后,原稿一直存放在应天的文渊阁,正统十四年,文渊阁大火,原稿付之一炬。
“而正本,在永乐年间的时候,朱棣迁都京城,带走了正本,一直放在明朝皇宫中的文楼。
“然而嘉靖年间,宫中失火,收藏在南京文渊阁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
“在那之后,嘉靖帝派人重新抄录,这一抄就抄到了嘉靖帝驾崩,直到嘉靖死后第二年,《永乐大典》才重新抄录完毕。”
“这里有个诡异的事情。”陆宏道:“抄录完毕后,《永乐大典》的正本消失了,有人说是随同嘉靖帝一起陪葬了。因为那时候嘉靖驾崩后没有马上入葬而是等了很久,当时抄本正在进行中,有人认为是在等抄写结束一同陪葬。现在看来,《永乐大典》就珍藏在宫内。
“可惜只有一箱。
陆宏语气满是遗憾。
“这要是正本,一本不得一千万?”
“一千万?小了,格局小了,这特么可是永乐大典,后面加个零都不过分。”
“方总已经在赶来路上了!”
一个亿?这一箱这么贵?”
“兄弟,我说的是一本一个亿。”
“沃日..”
“这可是永乐大典,一本一个亿真不贵。
陆宏把永乐大典的箱子封装好,又绕着箱子转了几圈,再将其抬起来,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这才拿出手机,拨通通航公司电话,联系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