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你这个表情就像是当年的江老一样啊,哈哈。
“没错!我还记得呢!
张年和李光哈哈笑了起来。
江若民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和王丙午都是搞理工科的,所以听到这五个字的时候彻底愣住了。”
王丙午也补充道:“是啊,我可是反复验证了很多次,才敢把这件事情说出来的。小陈,我知道你很难接受,但是这确实是事实。
陈寒突然问道:“不对啊。可是如果是非牛顿流体,在常规的普通环境下打开,似乎也没什么关系吧?
王丙午嘿嘿一笑,说道:“那当然,可是这种非牛顿流体可一点不普通。虽然我没有真正的搞到实物,可是我可以确定,这东西科比我们现代的科技研究出来的典型多了。你能想象到这东西应用到方方面面的科技上的时候,会带来多大的改变吗?特别是军事方面。
陈寒脑海当中,立刻浮现了一个词,脱口而出道:“你是说,防弹衣?”
现代科技对于非牛顿流体,有很多方面的研究。
其中防弹衣,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研究的东西。
简单来说,传统上的防弹衣是由一种叫做卡夫拉尔纤维的东西制成的,要铺设几十层才能达效果。
而且也只能防御手枪和轻步枪射出的七点六二或者九毫米的子弹。
至于高达十二点六毫米以上的机枪弹,或者大口径的狙击步枪等等,完全毫无效果。
即便是利用拉尔夫纤维加,上金属插板,也做不到。
并且,这样的防弹衣大约有十六斤的负重。
不穿的话,可能就连流弹和弹片、手枪这种小威胁都防御不了。
但是穿的话,不仅增加了负重导致单兵作战能力下降,更是非常的炎热。
最大的问题是,它不能防御不发分散子弹冲击力。
由子弹高速飞行带来的巨大的势能,依然能将穿戴了传统防弹衣的人撂倒在地上。
而且还不能分散子弹冲击力,就像是胸口被小锤重击一样,会在短时间内丧失行动能力,爬不起来。
更有可能,对穿戴者造成二次伤害。
命是保住了,可是很有可能肋骨被打断。
如果是大口径的子弹击中的话,子弹造成的创口小,反而不利于被穿戴者发现。
陈寒记得,近些年来已经有人利用全新的非牛顿流体技术,制造新的防弹衣了。
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只能制造混合型的。
也就是继续用传统的拉夫尔纤维和非牛顿流体共同制成。
据说某国研发的,已经可以抵挡点五零口径的机枪弹了,但是造价十分昂贵,重量也只减轻了一点儿。
可如果真的有这种超级非牛顿流体,那么不仅可以减少造价,更可以达到近乎于刀枪不入的状态了!
如果配合上机械外骨骼使用,那岂不是更有效果?
想到这里,陈寒忍不住地有些兴奋了。
但是,再想到这玩意已经失去效果了,他瞬间灰心丧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