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城南。
37号地。
三十多人的调研团,在高宏权的带领下走下了考斯特。
他们都戴着白色加固安全帽。
女士除外,大多都穿着黑色的立领夹克。
孟怀瑾、孟宴辰和罗光民早就站在工地入口处。
看见车子停好,便立马迎了上去。
“欢迎高市长莅临指导工作。”
孟怀瑾热情的走上前,双手握着高宏权的手。
之后罗光民和孟宴辰也都依次跟高宏权握了手。
高宏权从大门看去,里面的施工如火如荼。
看来这块地很快就能拔地而起座座高楼。
到时候又为自己的政绩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门口的空地上。
他双手背负,被众人围在中间,开始了今天的第一场训话。
随队的摄影师连忙半蹲着,方便给高宏权拍出伟岸的效果。
“看到城南这边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很欣慰。”
“我们一定要在目前这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大环境下,认真落实贯彻苏东省的工作会议精神。”
“我们要以改革为主线,以基础建设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孟宴辰听着这些话好像有点耳熟。
这不就是高宏权昨天在酒会上的致辞吗?
话说这市长秘书都这么偷懒的。
都不能给市长重新准备一份演讲稿?
..................
十分钟后。
高宏权的训话终于结束。
众人连连鼓掌,脸上还挤出了灿烂的笑容。
摄影师连忙对着众人抓拍。
这欣欣向荣和谐美好的画面,最适合出现在明天清江日报的头条了。
随后孟怀瑾带着众人走进工地进行视察。
早上的时候。
工地的负责人吴成功,赶忙让工人到打扫出来一条视察路线,干净的小道上还铺上了红地毯。
众人走马观花的看着工地上的工人辛勤的忙碌着。
随行的人还时不时的拿出手机拍照,以备回去之后写材料用。
一旁汗流浃背的工人看到后,忍不住吐槽。
“妈的,我去别人家串门都没空着手过,这帮狗比来视察也不知道给咱们带瓶水。”
“嘘,你可小点声,不要命了啊。”
“小什么小点声,就因为他们今天过来,害的老子五点多就起来扫地。”
“是啊,这地毯还是老子给铺的呢。”
“你们可小点声吧,你们无所谓,可别连累了孟总。”
“是啊,凭良心说,也就干孟家的工程舒服点,工地伙食好,住宿条件也不差,工资也从来没有欠过。”
“孟总是个好人,但是这世道,好人难做啊。”
几人一边敲着砖头,一边说些有的没的。
因为施工的声音比较大。
高宏权那帮人根本就没听见他们的话。
..................
红毯的尽头。
众人刚要折返。
高宏权则停住了脚步。
看着面前这个建筑,脸上闪过一丝异样。
“怀瑾啊,这个怎么没有拆。”
高宏权指着面前的赵家祠堂,二楼门口竟然还有几个留着白胡子的老翁在那下棋。
“拱你个卒。”
“吃你的马。”
“嘿......”
还别说,这几位老大爷的精气神还挺足。
孟怀瑾看到后也有些不解,还好身后的孟宴辰接过话来。
“高市长,这是赵家的百年祠堂。”
“之前拆迁的时候,城投公司的王总本来答应了给赵家一笔赔偿金,还有用于新建祠堂的一块地皮。”
“可能王总他近来工作比较忙,一来二回的把这件事给忘了吧。”
“所以当时我们来施工的时候,他们赵家人就集结在一起不让我们的车进来。”
“当时我看着这个祠堂建的这么古色古香的,而且还是附近百来户赵家人的精神寄托,就干脆留下来不拆了。”
“这也算是为了咱们清江的文化传承做出点贡献吧。”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