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被柏家的政敌鼓动,站在柏家的政敌那边对付柏家,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柏总理很快也从自己的渠道处得知了这件事。
操持秦老的葬礼,他心中也颇为疲惫,此时听下属汇报这件事,摆了摆手道:“让他们去吧。这些人早就想与我柏家作对,这才会如此轻信汤家放出的谣言,我即便向他们澄清也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被他们认为是在狡辩。”
“可是总理,难道就放任他们继续败坏秦家么?”他的亲卫兵红着眼眶道:“秦老还尸骨未寒啊,这帮畜生竟然就要毁了他的心血!”
这位亲兵原是秦老身边的人,后来秦老将他派到柏总理身边,保护柏总理的安全,他对秦老的感情自然与常人不同。如今,见秦氏旁支这样上蹿下跳,丑态毕露,他心中满是愤怒和痛恨。
柏总理冷哼一声:“真以为老秦麾下的军队是那么好带的么?秦家那群人,心比天高,本事却没多大,非但驾驭不了老秦留下的势力,还会反噬己身。你且看着吧,那群人蹦跶不了多久的。汪家若以为凭着这群酒囊饭袋就可以击垮我,那就尽管来试试吧!”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似汪家那样的小人行径,会与秦氏旁支狼狈为奸,柏总理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汪家原也是手中有军权的一方大佬,素来名声不佳。在归顺华国政府后,却很是乖觉,主动将手中的势力全部上交,华国政府说什么就是什么,看上去别无二心,连柏总理都险些被骗过。好在对于汪家这类投诚而来的前军-阀,他一直都存有一定的戒心,此番虽因汪家的背叛而震怒,倒也不至于被打得措手不及。
只是,柏总理心中也知道,实际情况,并不像他说的那么简单。秦氏旁支虽然只是一群酒囊饭袋,但汪家好歹还有两把刷子。若秦氏的力量果真落入了汪家的手中,那么他们必有一场恶仗要打。
华国,怕是要开始动荡了。柏总理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叹了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更新辣么勤快,为什么泥萌都不鸟我!
第114章 番外
如柏总理所料,再往后的一段时间中,秦家颇不安生。
秦家分支被打压已久,甫一得志,那尾巴便忍不住高高地扬了起来。昔日还对华国政府卑躬屈膝的他们,如今即使面对柏总理时,也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桀骜感,自以为不必再受华国政府的气,一心一意要把从前失去的颜面全部讨回来。殊不知,如此作态,只让人觉得可笑。
虽说秦家众人大多见识浅薄,粗鄙无知,行事做派中透露着一股小家子气,让人很是看不上眼,但柏总理却不敢小觑了他们。
诚然,拥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武器自然是握在懂得如何使用它的人手中更为可怕,但如果这项武器落入了一个懵懂如稚童一把的人手中,也足够让人心惊胆颤,因为,你不知道这样利器落入此人手中,会酿成什么样的后果,甚至连他本人,也不知道。
在乱世之中,军权才是一方大佬立足的根本,先前柏总理的地位之所以那么稳固,离不了秦老的支持。如今,秦家军队易主,虽说柏总理手中还握有小部分军权——那是秦老担忧他的安危,特意给他的一支队伍——但这支队伍在秦家大军面前也无济于事。
如果柏总理的反应足够迅速,在秦老刚一离世时就开始着手安排□□,凭着秦家旁支的那些个手段,未必能夺得过他。但柏总理那时满心都沉浸在好友离去的伤痛中,又怎么有心思想这些?待反应过来,军权已被秦家的那些旁支瓜分干净了。
这是柏总理的政治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失误,但能够让他失态至此的人,也就只有那么几个。
他虽对自己坐失良机有些懊恼,但并不悔恨。如果在秦老离世之际,他所想的只有如何得到秦老手中的权力,也未免辜负了他与秦老之间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的情义。再者,事已至此,说什么后悔懊恼之类的话,也于事无补,倒不如往前看。
柏煜知道了如今的局势,自动请缨,去与汪家交涉。他如今已是而立之年,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和稚嫩,办事沉稳可靠,俨然成长为一位优秀的继承人,柏总理对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与秦家分支一样,趁着乱局起势的汪家最近也十分高调。不过,汪家毕竟长久浸淫官场之中,无论是心机手段,还是人脉助力,都远非秦家分支能比,其行事虽然张狂,却不像秦家分支一般毫无章法,每一步都是有的放矢。与他们打交道,远比与秦家打交道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