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归客行 > 第14章 大谋

第14章 大谋

经大理寺少卿一月的严审,赵家血案终于落下帷幕,户部萧广成发配蓟州,其弟萧伟山午门外斩首,大理寺中涉及此事的太子党羽一一收押,层层瞒报的官员轻则免官,重则处死,太子幽居东宫。

叶林风跟着沈老师出入上书房半月有余,为沈老师研墨,他观察了一众年少皇子,都不如十三稳重聪慧,而十三小小年纪却很会察言观色,课堂是也从不出头,安安静静的,只是偶尔听到哥哥弟弟们的愚笨言词,偷偷莞尔一笑。

叶林风最近也很是头疼,看的出来秦贵人对他宠爱有加,十三跟随这位母妃多年,愿不愿随自己出京是个问题。夜晚他坐在宫中屋顶,一边饮酒一边观察着宫中的防卫。一只信鸽落到了院中,叶林风从屋顶落下,取出缠在鸽子脚上的信。他看完信,随手放入路旁烛火中点燃,煞时在手中变为灰烬。

沈先生进院道:“叶公子,来随老夫聊一聊如何?”

“学生愿意悉听教导。”叶林风紧随其后进了后院,沈良格没有去亭子,而是绕道而行去了假山,那假山建的高耸威武,沈良格看了下四周无人后,绕入其中,又忽然蹲下在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上转了转,忽然假山内开了道门。叶林风略显惊讶。

沈良格拿起桌上一盏油灯道:“随我一道下去,不知叶公子怕不怕?”

叶林风笑道:“先生领去的路,必然是正道,又有何惧?”说完紧随其后下了密道。这密道不浅,且看似已经很有年月,左拐右绕,走了约五百米远,隐隐看到前面微光。”沈良格道:“这暗道,是百年前荒唐的琪太后与外臣私通所建。但因皇宫几番动荡已被人遗忘,还是懂得机关的秦贵人发现。老夫才有意搬到此处。”叶林风暗想,这两位借用此密道,要搞什么事,如今带自己过来又是为何,一个个隐隐的猜想,让他自己都难以相信。眼前灯光渐亮,只见一男子坐于洞中一块石床上,借着烛火认真地看着书。叶林风细看,那可不就是他的好侄儿,十三皇子。十三看书看的心无旁骛,直到两人走近,他才察觉到,连忙起身迎接。

“先生,母妃让我给您带了上好的竹叶青,您来尝尝。”他看到沈良格身后的叶林风喜道:“叶先生也来了,沈老师说下次见要带一人来,我一猜就是您,茶叶都多备了一份。”叶林风施礼道:“多谢小殿下,不知殿下在看什么书?”

“九州地貌,是沈老师推荐读的。”

“哦,为何读这本?”

“是配着战史一起读,我刚开始也不懂,看了之后才发现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是希望我配着地貌看战争,行军兵法不是纸上空谈,有趣的很。”十三皇子眼神明亮。

“那可有什么心得?”沈良格问道。

十三边踱步边答:“这可多了,不是一言两句能讲完的,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想必天时地利,只能借用,人心向背更难。两军作战,君臣兵将齐心先得一分胜算。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那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免于战争混乱?”沈良格循循善诱。

“攘外必先安内,国家要想免于动荡,就要建立共同的观念,在观念的基础上建构秩序,长幼有序,法制有度,赏罚分明。有共同的文化信仰,有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制度,就能减少混乱,长治久安。”

沈良格欣慰地捋了捋胡子,“万事万物自有阴阳两面,制度是明面,自有暗自徇私舞弊之阴面,世人崇尚道德礼法,但亦有贪婪之私心,即便当朝天子,也会被不臣之人蒙骗,这又当如何治理?”

十三道:“所谓平衡,是制衡之道,唯有双方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方可维持秩序之稳定。世家之间槃根错节容易形成利益团体,但也是依托皇家的利益共同体,可推选寒门有真才实干者与之牵制,寒门一旦成势也可能是新的世家,所以科举制度要长存,保证源源不断的国之人才进入,避免国家权力被上层盘剥,阶层固化,底层人无出头之日,国家就失去了欣欣向荣的活力,还要鼓励经商,给田与民,让民众有生之希望,有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称得上心怀天下的一国之君。”

“哈哈哈,好,好,惊才绝艳,天人之姿,陛下,将来必成大事。”沈良格很是高兴,叶林风却越听脑袋越大。这沈老头,不仅教了念儿礼仪、作战,更是教了帝王之术。他眉头紧了紧,没想到这沈老头,年纪轻轻时中规中矩,年纪大了反倒玩这么大一把,还把他这小侄子带上……

“叶先生,我答的可好。”

叶林风摸了摸鼻子道:“精彩,属实精彩。”他心中暗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