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报告了她在乌槐部的所见所闻。
王弼听完哈哈大笑,说我无忧矣,这厮是个地地道道的混蛋。跟一个混蛋打交道太松太严,王大帅认为都不是办法,于是又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王大帅决定再试探试探这个混蛋。
那年的严冬终于过去了,乌槐部挺了过来,但也损失惨重,到了春季大晴川哀鸿遍野,吃没的吃,穿没的穿,好在李煦的手里还有些金银,于是乌槐部的族人隔三差五的到东受降城去采买物品。
王弼吩咐部属故意制造摩擦,趁机将几个乌槐部族人给抓了起来,理由就是扰乱市场,寻衅滋事。李煦就派人到帅府来恳求放人,王弼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贵部既然归顺我大唐,就应该遵守我大唐的律法,我若偏袒,只怕百姓不服,于我不利于你们只怕也不利吧。回去告诉你们首领,人我不能放,但也不会让他们受委屈,你们就放心吧。
消息传来,乌槐部群情激奋,一直谴责是唐人故意陷害,一起要求出兵东受降城。李煦就召集八大长老会商,故意不表态,一连三日不能决断。
第四日晚上王岚侍寝,问他为何忧愁。李煦说:“大帅抓了几个在街上闹事的族人,底下那帮人都嚷着要出兵救人。让人好不心烦。”
王岚说:“这还了得!既然已经归附大唐,就应该遵守大唐的律法,犯了罪,怎么能不受制裁,这些人真是不可理喻。”
李煦抱着她说:“这些人不知道天高地厚,野惯了,如今春天来了,又都嚷着要回草原上去,我迟早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王岚被李煦压在身下,有些喘不过来气,又被他臭烘烘的嘴熏的直犯恶心,忽然她眼珠子一转,说:“我倒有个主意,不知道该不该讲。还是不讲了,免得你又怪我母鸡打鸣。”李煦说:“说来听听。”恳求再三,王岚方才说出自己的计划。
她说:“我看部落里有些人自持有些勇力,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若是让他们见识一下大唐的军威,他们一准就老实了。”
李煦一拍手说:“妙啊。如此一来,看谁还敢说三道四。”他连连说好,王岚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甜,其实这个主意并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她从杨美姐妹们闲聊时听来的。杨美说:“成天打打杀杀,他们也不嫌厌烦?”杨盼说:“他们都以为自己是森林里最强壮的那头熊。”杨目说:“如果让他们跟大唐的勇士比试一场,他们就知道自己的不堪了。你们还记得那位种先生吗?一只手能举起千斤重物,他们谁能敌?”
杨氏姐妹都曾到过东受降城,对街道上如潮的人流大为吃惊,回来后就不停地述说大唐的美妙和威严。加之王岚不停地在她们耳边吹风,她们现在都成了族里地地道道的亲唐派。凡有人说大唐的不是,她们就立即站出来辩护。
杨氏姐妹的谈话给了王岚灵感,她想如果能举办一场比武大赛,让乌槐部的族人见识一下大唐的军威,那么他们以后就会老实多了,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她就将自己的计划密报给了王弼。王弼很快复准,要她见机行事。
李煦说此计可行,就要派王岚回去禀明王弼,恳求他允许这场比试。王岚说:“这是你们男人的事,我不参与。大帅会骂我的。”李煦恳切地说:“又不是让你直接去找大帅,是让你找机会跟夫人说。我是为了万无一失嘛。”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岚觉得自己不好再推辞了,第二天她就带着贴身侍女回了东受降城。她前脚一走,李煦就召集军中所有将士,问:“你们还想不想回到草原上去。”众人齐声回答:“不想。”李煦说:“那就吃饱喝足,准备厮杀。”
由李煦提议,王弼主导的演武大会于上元节当日在东受降城校军场举行。大会一共有角斗、赛马、射箭三个项目,每场项目比试十二场,合计共三十六场比赛。演武大会辰时擂鼓开始,到夕阳西下结束,总的战绩是乌槐部惨败,唐军大胜。
在角斗的十二场比赛中,乌槐部只赢了一场,且胜的极为惨烈。
巡防营统领郑华英被帅府参将余春抠瞎了一只眼后才惨烈胜出,其余的十一个人则无一例外地三招五式就败在唐将的手里。如此结果,当然与李煦有意隐藏实力有关,但李煦也合算过,即便是全力以赴,胜面也不大。王弼手下良将如云,乌槐部的步军实力与唐军相比的确还不在一个层次上。
角斗近乎完败后,赛马则是彻头彻尾的完败。这一次,李煦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全力以赴,乌槐部精英尽出,由八大长老中最善赛马的赫尔笔力亲临现场指挥,结果还是十二场全败。若说角斗失败,乌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