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明天又有一场硬仗要打了。”李信轻叹道。
但是李信也做了一个决定,重大的决定。
次日早朝,李世民果不其然收到了弹劾李信的奏折,这些人大多都是跟平阳公主和其驸马有关系的人。
“唉,长姐何故如此。”李世民无奈道。
早朝的时候杜如晦他们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皇上遇刺,可不是小事,且因李信而起,李信的暗卫和酒楼也一并被弹劾了。
李信是不想多说什么的,但是这群老头实在聒噪的很,自己百般不好听着真是闹心。
“父皇,儿臣竟然不知,这宫里竟然也会有细作。”李信似是嘲讽的出列道。
此话一出,众人都捏了把冷汗,觉得李信可是真的敢说。
“陛下,信王出言不敬,为人张狂,请陛下处罚以示公正!”一位大臣出列道。
李信看了那人一眼,冷笑了一下,很好,老头,敢正面跟自己刚。
“何为不敬?看着陛下身边被安排棋子而装不知道便是敬重了?为人张狂?我是大唐唯一的尊亲王,我跟陛下说话容得你插嘴?你不张狂?”李信看着那个大臣一字一顿的说道。
杜如晦轻笑了一下,这群人,惹谁不好,非要惹李信,气着了还能给他们好果子吃?
那个大臣被李信说的愣了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是真的被李信震慑到了
“陛下!信王当着您的面明目张胆的斥责重臣!私下里可见一斑呐!”那个老臣重重的跪下道。
李世民看看李信,刚想说什么就被李信抢了先。
“您还是重臣呢?杜大人和房大人还不敢自称一句重臣,您怎么有自信说出这样的话。”李信走近那个大臣嘲讽道。
“你……你……”那个大臣看着李信,被气的不轻。
“我什么我,我能够在天灾的时候救难民于水深火热,能够在出征的时候助前线将士一臂之力,能够让河东道的万千百姓生活和乐,你呢?你告诉我你做了什么,就是重臣了?”李信冷静地反问道。
众人大气都不敢喘,他们可没见过这样的信王,之前总觉得信王是个好相处的,脾气温和,现在才知道,不过是没触到逆鳞罢了。
“真是蠢而不自知,还有刚才说本王的人?你们如何知道的父皇遇刺,父皇并未声张,你们连当今圣上的事事都摸得一清二楚,到底是谁大不敬?!”李信冷笑着问道。
这下子朝堂之上才是真的一片静默了。
他们确实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李世民从未说自己遇刺一事,且有意隐瞒,但是还是被人知道了,谁放出的消息不用猜也知道。
李世民忽的拍案而起,众人吓得赶紧跪下。
心里却觉得这次信王估计也会被斥责,毕竟御前失仪也是不敬。
“你们听到信王所说了?那你们告诉朕,是谁说的朕遇刺一事,朕出宫一事又是谁说的,查!查不出来,涉及者全部杖毙!”李世民言辞激烈道。
“陛下息怒。”
李信在心里为李世民拍手叫好,这老头发起火来还挺带劲呢。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会错了意,陛下从头到尾都不曾斥责信王一句,摆明了这件事情一早就知晓的,那么那些挑事的
李世民大发雷霆,众人都胆战心惊,李世民很少在群臣面前如此生气,看来这次陛下也是想要好好整治一番了。
刚才那些很厉害的大臣此刻不敢抬头,只希望自己不会被迁怒。
要是李世民想查的话,很快就能查出来的,到时候所有的背后之人都不得不被牵扯出来,包括不会出现在朝堂之上的平阳公主。
听说了宫里的事情,平阳公主连夜进宫求见李世民。
李世民一早便知道平阳公主会来,到底是自己的长姐,李世民还是有数的。
李信也一直没离宫,毕竟他也想问问,平阳公主跟李建成的恩怨,何故强加到自己身上。
其实何止今天的事情,早在河东道的时候就有人使绊子,李信一直以为是同行,便没有放在心上,结果让丛林仔细一查,竟然全都出自平阳公主之手。
“参见陛下。”平阳公主行礼道。
“长姐不必多礼。”李世民亲自将人扶起。
“陛下……”平阳公主刚想说什么,便看到了之前一直没出声的李信,一时无言。
但是平阳公主看李信的眼神里都是不屑和怒意。
李信只是觉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