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是陈才人,好像是身子不适。”宫人如实道。
“身子不适就回去传御医,在这儿像什么样子。”李世民不悦道。
后宫之事本就是皇后掌管,这个时候自然要站出来主持局面。
“陛下,臣妾去看看吧,陈才人一向遵规守礼,不会随意乱来的。”观音婢起身恭敬道。
李世民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李信看了一眼那边的动静,身子不适?这赏花会,莫不是
幸亏自己早有准备,担心的就是会出现是什么状况。
但是李信又觉得不会是自己猜想的那般,毕竟御花园每日都人来人往就算没有赏花会,也少不了接触花卉的,这陈才人之前不会没有接触过花卉。
众人没有太在意这个小插曲,毕竟聪明人都不会对皇帝的后妃关注太多,容易惹祸上身。
皇后应该是让陈才人先回宫了,那边没什么动静了。
很快皇后便又返了回来,恭敬道:“陛下,陈才人好像是过敏的症状,太医说许是因为这些花,臣妾……)为了保证陛下安危,不若请陛下先回宫吧。
李世民闻言也是有些懵,这些花怎么会让人过敏,难不成又有人动了手脚。
如此想着,李世民就不禁看向李信,好像要证实一下,这些花到底有没有问题,因为如果真的有问题的话,李信肯定是最先知道的。
李信发觉李世民投过来的目光,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起身道:“父皇,有一病症在民间称为花粉过敏,有的是对所有花的花粉过敏,还有可能是因为某一种没有接触过的花粉过敏,御医若说陈才人是因过敏发病,那么儿臣这里正好有药,能缓解病症。”
其实李信也不愿意跟后妃沾染太多,因着过敏不是什么大事,花粉过敏也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御医完全能够治好。
但是现在如果自己不出面解释,那么众人会担心这些花是不是真的有问题,若是李世民这个时候离开,就会坐实了众人的猜测。
而等到那个时候,李信就免不了众人的猜忌和怀疑。
再者说,李信还不确定这人是不是花粉过敏,贸然用药,也是带着风险的。
听闻李信解释完,李世民了然的点点头,算是放下心来了。
吩咐道:“那就把药送给御医,看看能不能用上,让陈才人好生休养。
皇后似是不悦的看了李信一眼,但是顾及着人多,到底是没多说什么,免得失了皇后的威严和端庄。
一个小插曲并未影响到众人赏花的心情,尤其是那盆牡丹花,已经有很多人起身上前观赏了,实在是赏心悦目。
不知是谁提出来的,不若为这盆牡丹作诗吧,众人都觉得不错。
李信倒没觉得有什么,反正这种赏花会什么的,总有人愿意舞文弄墨,题诗作词,文人雅士,大抵如此。
李世民也说好,今日热闹,也让使臣看看大唐文人的才情。
“听闻信王当时在大殿之上一首七巧诗让萧府的嫡女也就是现在的王妃敬佩不已,才有了现在的信王信王妃诸多佳话,可见,信王文采斐然。”那个若羌国的使臣又见缝插针的站起来说道。
“哈哈,我竟不知,使臣如此爱听外面的传闻,不过也是,初来乍到,许是对什么都好奇,没见过世面也是有的。”李信喝了口茶悠悠道。
那个使臣脸色不悦,但是一心都想着让信王出丑,进而嘲笑大唐尊贵的亲王。
于是忍住了不悦,继续道:“王爷见过世面,不若作首诗让我们各位开:开眼吧。
据他所知,这个信王平时不喜文墨,更是没有才情,当时作诗也不过是凑巧罢了,他才不相信李信能够现在对着一盆牡丹做出好诗来。
李信故作难色,那个使臣看的更加得意了,其他人也有些看热闹的架势。
太子想要站起来解围,但是被李信拉住了,示意他放心,自己能解决
“既然使臣说了,那么本王也就不推脱了,听闻若羌有才情之人少之又少,使臣才会对大唐的文墨更加好奇吧,不过,既然本王作了,那使臣少不得也要让众人见识见识的。”李信沉声道。
那个使臣刚想拒绝,李信便打断了。
冷声道:“使臣可要想好了,今日大唐的亲王应你邀约作诗,乃是兴致所在,而本王让使臣作诗,那便是抬举你,不识抬举可不大好,地位尊卑,若羌人不在乎,我大唐可是在乎的。
言语之中虽然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