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听更是高兴,心里觉得李信真是大方,怪不得那么多人会死心塌地的为李信做事。
“叮,来自管事的崇拜值十200。”
李信笑了笑,以前自己怎么没发现这崇拜值这么好赚呢。
“你们尽管好好做,总不会亏待了你们的。”李信鼓励道。
众人连连应是,一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五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不过年不过节的,就因为做的好了就得了赏赐,这往后尽心尽力自然更是不会差的。
李信最会收买人心,自然是不会在意这些小钱的。
“对了,近日可有人来打听我们铺子里面卖的什么?”李信询问道。
“回王爷,王爷猜的不错,有不少从品香楼出来的客人来问过,奴才们都按照王爷的吩咐,如实回了,但是说了现在还不卖花卉。”管事的恭敬回道。
“嗯,那便好,现下知道的人多,而且想要的人也多,便要趁热打铁,不然过了时候,便不会有那么人还想要了。”李信安排道。
“是。
李信瞧着今日天色晚了,便想着安排人明日去把牌匾做出来,这样也不耽误开业。
当时品香楼的名字是萧幼澜起的,这个花卉铺子的名字,李信就想着自己来了,便叫灵卉阁。
安排了人去做了牌匾,李信又跟几个管事的商量了一下开业的日子,因着不能太晚,后天倒是个不错的日子,也不仓促,反正都准备好了。”主子,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安排妥当了,常明给您传了信,您是回府看还是现在看呢?”丛林忙完了过来禀告道。
“常明?他倒是许久没来信了,之前让他安排好了来长安,他倒是不来现在河东道的铺子倒也不是时刻要盯着的。”李信喃喃道。
“许是常明不放心交给其他人吧,主子,常明也捎了口信,说是别忘了您身上还有个河东道巡抚的职位,若是觉得忙不过来,尽早请示皇上,不然容易让别人借机弹劾,还得费一番心思。”丛林继续道。
“嗯,他说的有理,这几日一直忙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倒是把这个忘了,本王记着了,天色已晚,信便回去看吧。”李信起身说道。
“是。
回去的路上李信想了很多,现在自己手下掌管的东西太多了,肯定不能做到处处周全,只能每一个都尽可能的安排自己的心腹。
但是李信自己身边可信的就那么几个人,若是现在再栽培几个,也不是不行,但是浪费时间不说,还不一定顶用。
好在底下的人办事情也利索通透,倒不用李信操太多心,只是总要为以后打算的,李信的赚钱之路可不会止步于此。
日后的事情再慢慢打算,最重要的是先把眼下的这些事情解决好。
回府之后李信直接去了书房,常明写信过来定然是有什么要紧事情的
看完信,李信的目光沉了沉,脸色晦暗不明,将信又浏览了一遍,即在一旁的蜡烛上点燃烧尽。
“常明说,近日有人在河东道散布谣言,说是新的粮食作物吃了会减少人的寿命,吃不得,竟还真的有人信!”李信冷声道。
“主子莫要动怒,属下带人去看看是什么人散布谣言。”丛林立刻说道
“暂时不必,常明手中也有人手,倒还不至于要你跑一趟,这些人倒不是冲着我来的,就是一群闲散道士,胡言乱语罢了。”李信皱眉道。
往年河东道的粮食不足,便有很多人去求问道士算一算,来年收成如可,何时能够吃上饱饭,诸如此类的问题。
那些个道士哪里知道,但是坑蒙拐骗的倒是赚了不少碎银,现如今河东道粮食富足,自然没那么多人走投无路要去问道士收成如何。
所以这些人才会到处散播谣言,让百姓们不敢随便吃粮食,这样他们就又有生意了,什么求雨求风,被人称一句道长,便能坑蒙拐骗许多。
“主子宽心,这些个道士不足为患。”丛林劝慰道。
“是不为患,但是
李信顿了顿,继续道:“但是三人成虎,这些个道士糊弄人的本事倒是多,若是继续这样下去,难免会引起什么动乱。‘
丛林知道李信的顾虑,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等着主子的吩咐。
罢了,就先这样吧,告诉常明,再有什么变故及时告诉我便是,先别轻举妄动,只稍微控制这些谣言便好。”李信无奈道。
次日便是比武会,在跑马场办的,因着李世民也不想太过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