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疑惑的看了看李信,拿过图纸仔细打量了一番,询问道:“这是什么,看着倒是有点眼熟。
“当然眼熟了,这就是犁,用来耕地的,跟木犁形状有点像,但是是缩小版,精修版。”李信解释道。
“什么什么版?”李世民疑惑道。
“诶呀,就是这个更厉害的意思,一个人就能用这种轻便的犁,而且比木犁好用多了,也不用牲口。”李信解释道。
李世民的眼睛亮了亮,又看了一下图纸,高兴道:“这真的能做出来?能用?”
“当然能用,比现在百姓们种地用锄头或者牲口拉犁耕地简单多了,到时候试验一下便知道了。”李信骄傲道。
“哈哈,甚好,这就让工部的人来,就照着你这个图来打,一试便知。”李世民笑着说道。
随即叫了工部的人来商议,李信目的达到,剩下的事情就是工部的人的事情了。
“行了,正事儿说完了,我就先回府了。”李信走过来说道。
“诶等会儿,小世子的名字还没定呢,你上点心,满月酒也得大办。李世民叫住李信叮嘱道。
李信顿了顿,回道:“知道了,您就不用操心这些啦,赶紧把这个打出来,我还等着拿去给百姓们用呢。
“名字是大事儿,到时候是要入玉蝶的,满月酒更是重要,你可别光顾着外面的事情。”李世民叮嘱道。
“名字我都想好了,满月酒有王妃操持着,不会差的,这下您可以放心了吧。”李信耐心道。
“想好了?什么名字,怎的不告诉朕。”李世民追问道。
李信很是无奈,李世民什么时候这么爱追问了,只好继续答道:“李瑾扬。
李世民想了想,点头道:“是个不错的名字,行了,你不就着急回去看孩子吗,赶紧走吧。
“啧,也不知是谁说要把小世子接进宫里养着,现在倒是嫌弃起我来了。”李信轻声道。
“赶紧走赶紧走,看见你我就头疼。”李世民摆摆手皱眉道。
李信:
走出去几步又折了回来,道:“对了,别忘了,这个犁记我一功,赏赐别忘了。
“滚!”李世民中气十足道。
李信看见李世民气的吹胡子瞪眼的,就想笑,这次沾沾自喜的走了。太极殿的宫人都已经习惯了,信王殿下总是气陛下,陛下每次都被气的够呛,但是又不会真的责罚。
陛下只有在信王殿下面前,才是个真的有情绪的人,不总是板着脸,宫人们心里也是佩服李信的。
毕竟满大唐找不出第二个敢在太极殿如此撒野的人,还以陛下生气为乐。
工部的人做事情倒是快的,李世民吩咐下去,不到两日就照着样子做了出来。
李信看着送来的新式犁,自己先去农田里试验了一番。
“怎么样,是不是轻便的很?”李信笑着问道。
“看起来是的。”丛林如实答道。
李信无奈道:“还看起来,来,你来试试,看看是不是真的轻便好用。
丛林接过犁,学着李信的样子走了两趟,确实好用。
“主子做出来的东西定然是好的。”丛林赶紧说道。
“行了你,我现在怎么看见你就烦呢,要不还是送你去养猪吧?”李信转了转眼珠子说道。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试验过后,李信就叫了人来,让许多人都试了试,众人都是惊叹。
有个百姓大着胆子说道:“有了这个耕地肯定省劲儿了,往年春日土地还没完全回暖,耕地最是费力气的,这个好,这个好
李信也笑着说道:“不过是为了大家省劲的,大家觉得好便好,这些东西,都会分给大家的,你们可要物尽其用。”
农户们连连称是,都在感谢李信。
李信制造的新式犁,很快就传进了众人的耳朵里,街面上不少打东西的铺子,都学着样子做起来。
开春正是各地都要种地的时候,李信的这个东西就像是及时雨一般,让众人在新的一年,便有了个好的开头。
对李信的夸赞和敬佩更是不绝于耳,连朝堂之上都有人站出来褒扬一番。
李世民面上不显,其实心里高兴着呢,那天还传了杜如晦几个老臣进宫,特意炫耀了一番,看看我们李家的人,就是厉害。
赏赐自然是要有的,只不过,赏给了小世子,李世民竟然让李瑾扬的满月酒到宫里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