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单凭皇后一句没规矩,根本没办法定罪,更别说处罚了。
“臣妾知道,也知错,臣接一时冲动,还请陛下责罚。”观音婢冷声道
话说的倒是不错,但是却是一点没听出来有什么认错的意思,反而言语之间,显得自己才是个受害者一般。
李世民捏了捏眉心,指了一个人,问道:“你说,刚才殿内都发生了什么,一句不差,朕看看,到底是怎么没规矩,能惹得皇后如此动怒。
被点的不是皇后宫里的人,而是王府萧幼澜带来的一个嬤嬤,之前也是从宫里出去的,萧幼澜担心出差错才将她带上的。
孙嬷嬷将事情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讲出来,只看见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沉。
“就是这样,后来信王殿下便来了。”孙嬷嬤说道。
“你怎的不把信王来了之后什么样子也说出来?!”观音婢厉声质问道
“够了!”李世民扔了手中的一个茶盏,砰的一声,吓得众人全都跪了下来。
李信在李世民旁边站着,一言不发。
“皇后好大的威严,竟然连皇孙的安危都能三言两语揭过去,皇后告诉告诉朕,王妃哪句话说的不合规矩了,便是有,为人父母者,怎会不着急?!”李世民质问道。
李信在一旁看着这场闹剧,心下冷笑,自作自受,找死。
“刚才信王在臣接宫中如此放肆!陛下也要视而不见吗?!”观音婢厉声道。
“皇后娘娘,您都能因为爱子心切害人子嗣,我因着爱子亲切说几句话反驳都不行?就算位高权重,也不能颠倒是非,毫无公正可言。”李信沉声道
害人子嗣,观音婢脸色一白,知道李信说的是之前的事情。
但是事情已经做了,她是最尊贵的皇后,她不能像任何人低头认错,除了李世民,所以只是看着李世民,一言不发。
“你怎的变成这副模样了,当真,跟从前判若两人。”李世民不禁感叹道。
“都是拜这皇宫所赐,臣妾省的。”观音婢哽咽道。
一场闹剧结束,已然接近傍晚。
那日立政殿的所有宫人,都挨了板子,被送进了辛者库,也断了他们开口说话的机会。
王府的人也被警告,不能外传,否则连累九族。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大唐当今的皇后和尊亲王,闹出这样的矛盾,不能善了,有辱皇家颜面。
在大是大非面前,李信一向分得清,所以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告诉别人,我跟当朝皇后吵了一架,我还赢了。
最后,李世民只留了一句话,道:“皇后操劳多年,朕感其辛苦,遂允其在宫中休养,后宫之事,暂由贤妃打理。
“谢陛下。”观音婢红着眼眶道。
“多年情谊,朕已经仁至义尽了,皇后,是你自己走错了,朕早就说过,不会有任何人动摇治儿的太子之位,你没信朕。”李世民似是嘲讽道。李信笑了笑,只觉得,皇后精明了一辈子,却在最后没站住脚,实在可惜。
后来,李信听说关于观音婢的消息,只是她生病,病重,卧床不起
史书上记载的,长孙皇后早逝,李信想,这次长孙皇后的早逝,会不会有自己的一份原因在其中呢。
自然是有的,但是不是李信主动想要如此,而是被逼至此的。
世间沉浮,不过如此。
“你不怕太子恨你?
“为何要怕,从始至终,我都不曾主动招惹,连上次她想要给王妃送堕胎药一事,我也看在太子的面子上,听了父皇的安排,难不成,我还要再给她磕两个响头,感谢她处处针对?”李信反问道。
李乐笑着摇摇头,道:“罢了,说不过你,日后当心,皇后真的出了什么事,保不齐太子会算在你头上。
“爱咋咋地吧,这几天可真够闹心的,脑袋都要炸了,我还是去种地吧。”李信起身道。
“哈哈哈
我看也是,种地最适合你了。
城外密林。
“主子,这都是这些日子,找寻的人,都是按照您的条件来的,现下只有不到五十个人。”丛林恭敬道。
“嗯,不急,慢慢找吧,我记得,你上次跟我说,在各地都有我们的人手?”李信问道。
“是,之前老主子留下的,只有我们二十个暗卫是特意留在长安的,其余的分散各地打探消息,等候命令。”丛林解释道。
李信点点头,吩咐道:“那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