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未来的天子啊,还是个大孩子。皇族血裔本是天之骄子,对人和事都缺乏敬畏之心。千岁是敬我马士英,可如今这事关系厉害,怕就怕万岁不畏其中的后果,只怕就算我去劝了,也是毫无用处。”
“敬畏,敬畏。”突然卢九德一拍大腿:“要不,让孙太初去劝劝福王。据咱家观察,上次扬州大战之后,千岁好象有些畏惧孙太初的模样。他对瑶草你是敬,对孙太初是惧。你们二人合在一起,就是敬畏。”
马士英想了想,笑道:“德公,咱们都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遇事总喜欢以直而取,行事固然正大光明,可有的时候却少了转圜。孙太初草莽出身,做事不拘一格,若由他去劝说福王千岁,怕会给人另外一种惊喜。对他,老夫还是有信心的。”
卢九德:“瑶草说得是,反正你我都是束手无策,且让孙元去试试也好。”
说到这里,他和马士英的话题深入下去:“此番江北和福藩能够将这险恶的局面翻过来全凭他孙太初一人,将来,国家还有大用孙元之时。可孙元此人有的时候太强势了些,日后只怕和朝廷也有不协。不如让他和福王多多相处,对于国家也是有好处的。”
马士英微微颔首:“正做此想。”
扬州镇宁乡军如今可是福王和马、卢二人唯一的依仗,不管是这里福王登基,还是将来在朝中立足,都少不了孙元手头的军权。
有这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又这支无敌的铁军,福王将来的君权才能得到保障。否则,马、卢二人将来在朝堂对上东林,还真没有什么底气。
让孙元和福王多接触,多多感念皇恩浩荡才是道理。
******************************************************
“什么,让某去劝说福王?”听到这事之后,孙元大觉头疼。
这不是逼牯牛下儿吗,福王若是那么好劝的,还会是历史上那位有名的昏君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弘光皇帝在位一年,好象就没做过一件像样的事情,直到被李成栋给捉住,浑浑愕愕地就过了一生。准一个造粪机器,混吃等死的米虫。
孙元当初之所以下定决心拥戴福王,主要是考虑到此人是一个不错的上司。
福王越昏君对他来说越是好事,咱们打工的,谁会喜欢自己的老板是一个如朱元璋这样的飞鸟尽良弓藏这样的狠人、精明人。明君不明君的,同他孙元也没有一文钱关系。
可老马却给了自己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在短期内将福王从一个幼稚儿童变成刘玄德,太为难人了。
不过,这事关系到江北诸人的切身利益,由不得他不上心。如果福王那天的表现实在荒唐,让百官不敬,说不好南京又要起变乱,埋葬自己在江北大战的政治成果。
傅山也觉得难办,“是,这是马士英和卢九德的意思,这次将军怕是推脱不了的。”
孙元:“你可有办法教我。”
傅山摇头:“没办法。”
孙元傻了眼:“青主你不是智比诸葛吗?”
傅山:“若是行军打仗,运筹帷幄,或许我还能出一把力,这事……说句不敬的话,福藩就是个三岁孩童,根本就不进人话啊,别说诸葛亮,就算是玉皇大帝如来佛祖来了也是无发可想。”
接着,他又道:“将军你难看还看不出来,卢九德、马瑶草这是故意同你为难啊!”
孙元一呆:“我和这两人关系不错呀,他们尚不至于这样吧?”
傅山:“诸镇拜见福藩,上书南京六部时实在太跋扈。而且将军你又袖手旁观,隐约有放任的架势,卢公公和马侍郎这是想敲打敲打你啊!”
“原来如此。”孙元突然来了一股子狠劲:“不就是教福王在接见百官时如何坐上两个时辰,又如何待人接物吗?这事也容易,且看某的手段。”
“还请将军说说。”傅山来了兴趣,好奇地问。
孙元:“群臣劝进时,按照礼制百官分批依次入舟拜见,先勋臣再九卿后科道。见到不同的官员,福王该说什么话都有制度。咱们模拟一下,来拜见福王的分别是什么人,会说什么话,然后福王该怎么应对,一一抄在纸上,叫福王背熟了,到时候照本宣科就是。在福王接见群臣时,某就坐在他身边给他一个提示。”
“丝……这个法子不错啊!”傅山忍不住叫了一声:“妙!”
“当然是极妙的。”孙元大为得意,开玩笑,别说福王此人受过一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