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国士 > 第八百六十四章 程序

第八百六十四章 程序

眼药,说:“户部筹措饷银,而久盼不发。今士卒枵腹,军心动摇。如此作为,实乃可恼、可恨呵!”

将火力对准了执掌国家财政的户部尚书高弘图,虽然他也没指望能够从高尚书手中弄出银子来,可能够让东林不痛快总是一件好事。

高弘图眉毛一耸,就要发作。

孙元也觉得这个刘操江实在是太二了,今日福王一意低调,就是想示之以弱,不想太早和东林发生冲突,至少在他没有正式登基之前。这个刘孔昭连基本的政治素质都没有,这官是怎么当的,勋贵自土木堡之变,不带参与朝政之后,素质下降得真快。

可惜孙元这个时候也需要低调,心中就算再着急,也不好说什么。

这个时候,他突然看到福王有意无意地给立在他身边的太监韩赞周递过去一个眼色,韩赞周会意,上前斥责道:“放肆!发言不当,起来!”

刘孔昭也自知没趣,只得起身退下。

这一场小小的风波才算是平息下去,福王又说了些安抚众人的话,这才退朝。

退朝之后,众官并未离去,又聚在史可法的兵部官署商议拥立福王之事。

按照新君登基的程序,得三次劝进。照例,福王要推辞两次,在第三次的时候才勉强同意。

这一过程需要些日子,但朝廷需要重建,尚需要福王当家作主。在这段时间内,福王又该以什么名义君临天下,却有考究。

这下就热闹了,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不妨仿效南宋高宗称兵马大元帅。又有人反对,说赵构乃是有名的昏君,若是福藩镇用这个官职,将置未来的君父于何地?

这已经是很严重的指责了,当即那人就不服。于是,吵成一团。

到最后,史可法忍无可忍,道:“元帅系官衔,并且无所授。依史某之见,不如直接称监国为好。”

众官这才纷纷点头说好,于是大家决定,先给福王上监国玺绶,而后再登基。

从头到尾,孙元在其中也不过是一个看客,一言不发。主要是,明朝皇帝登基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自己茫然无知,就算想发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等一切商议完毕,已是夜里。

孙元就算身体健壮,也有些疲倦,可还是提起精神回到大较场军营。正值关键时刻,还是同军队呆在一起安稳。

次日一早,群臣都改穿绣服朝见福王。

福王站着接受百官朝罢,召百官升殿议事。

大臣面奏劝进。

福王道:“人生以忠孝为本。今大仇未报,是不能事君;父遭惨难,母无消息,是不能事亲。富与贵,是人所欲;贫与贱,是人所恶。但于义来说则不可。”

言罢痛哭涕零,任凭群臣苦劝,只是不允。群臣中也有感动涕零者。

群臣中再劝道:“天下不可一日无君,臣等不得命不敢起。”

福王推辞道:“东宫及永、定二王,见在贼中,或者可以致之。且桂、惠、端三王皆本王之叔,听诸先生择贤迎立。”

这时各台省言官集体上前跪奏劝进。

刘孔昭急不可耐地当先奏道:“昨者殿下驾入南都,士民欢悦,夹道拥观。即此人情,可卜天意。”

福王仍旧逊谢。见众意甚坚,便命百官暂退,留兵部及内守备进入内廷商议。

片刻,再上朝接见群臣。

文武百官排列两旁。吕大器于庭下面奏,跪呈劝进第一笺。

福王这才传旨:“暂领监国。”

这是百官的第一次劝进,接下来还有两次。

群臣拜而退下,聚于守备府内耳房商议。孙元自然也有列席,不过,这些官员门的商议也实在太多了,他也被弄得有些烦。

张慎言道:“国中空虚无人。不如遂即大位,以便摄服人心。”这话老张说得有些阴险,如果福王就这样欣欣然坐上皇位,连起码的推辞也没有,日后皇帝的威信必然受到重大打击。

史可法却是一个顾全大局之人,摇头道:“不然,太子存亡未卜,假如北将护送南下,则当奈何?”

刘孔昭可想不到那么深,立即跳起来,在旁叫道:“今日既定,谁敢更移?”

史可法道:“且稍候数日,似亦无妨。”

刘孔昭还待再说,

马士英一脸严肃,道:“监国名位极正。越是推让,越发彰显我主贤德。再则兴师讨贼,申复国耻,可以示海内无固以得位之心。而江北诸大将使共推戴,则将士亦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