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与大津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又具当地特色,同时包括了许多大漠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当地特产和生活习惯等等,通俗易懂,让人朗朗上口。
乌天石和乌霞见后大为惊叹,当即让人前去抄录印发。
此后,这两本佚名的书籍竟然在西北大漠一带流传了几万年,成为当地人几乎人手一本的识文断字的入门书籍,此为后话。
这一天早上,天色灰蒙蒙,虽是仲春时节,大漠之中的草原冰未消、雪未融,仍是寒风料峭、呼啸袭人,感受不到一点任何春天的气息。
柳义悄然离开了山上的临时洞府,骑上金甲驼,独自一人向着青山三十里之外的数个高大的沙丘出发。
二天前,他已到乌天石、乌刀他们那里道别,告知对方自己要离开绿洲到大漠闭关,时间不定,也有可能不再回到“绿色家园”。后者当然地又为他举办了告别宴会,所吃的东西里面,出乎柳义意外的,还有几道以固形期沙虫为主材料的极为鲜美的菜肴,令他回味无穷。
席间,乌天石还丢给他二个高阶储物袋,一个里面装了上万的中阶土、金属性灵石以及一份真正精确的沙丘大漠地图,还有一些大漠里面常用的丹药,生活日常用品,包括高阶的“沙丘帐篷”和“沙丘斗签”;另一个是几百颗养形期和固形期的沙虫妖丹及几十个大石桶装满的精血。
乌霞,这位年方二八的小姑娘以大漠女人特有的纯真和率直,竟然提出因柳义救过她的命和编写了那两本书籍的原因,遂把在去年的成年典礼上乌天石送给她的珍贵短刀转送他,而且非要收下不可。
事后,柳义才知道——根据她们族中风俗,这样的礼物是该女子认为此生中除父母外,在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才能值得拥有。
至于乌霞是否认为此生最重要的人是他,抑或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还是一种那种年龄段里面产生的一种朦胧的感觉,那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