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昆明,甚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明明是艳阳高照的干燥天气,猛然间老天爷就会从天而降一阵暴雨,仿佛是专门来为昆明的夏天降温似的,但紧接着雨过天晴后,太阳又华丽丽的烈烈出现了,明晃晃的灼痛着人的眼睛,如此的反复,真是让人有些烦闷。
转出了“沐王府”的大门,段鹏与王家三兄弟踯躅走在路边的蒙荫树下,他似乎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的。
“少爷,是不是有什么大事?”眼见段鹏这副神情,王新会忍不住问道。
“嗯。”段鹏这么应答着,并把中午在王府里所谈的东西,大致说于了这三兄弟听。
在段鹏看来,王家三兄弟并不是外人,完全是可以信得过的,同时,他也想听听自己这班兄弟的看法。
一阵之后,平日里较为沉默寡言的王新社开始说道:“少爷,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的。”
“怎么?新社哥,还有什么问题?”段鹏反问道。
“这沐家父子确实是算得上人精了!少爷您看,“娶郡主,做驸马。”,可他们却不明说,这摆明了是要这位郡主做少夫人的啊!这么一来的话,杨家小姐和雅婧小姐怎么办?她们的名份呢?”王新社说到这里,顿了顿,并没有看段鹏,而是继续说道:“沐,李两家用这种法子一举拿下了今后的“前程”,可却给您埋下了隐患的。要知道,目前腾冲卫的陈指挥使,保山的陈知府,他们可是“心向”雅婧小姐的;而杨家兄弟对大理,丽江,楚雄,乃至锦衣卫所属,是有些掌控“能力”的啊。少爷,这事您还得三思才是。”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王新社的这番话虽然没有点及其王家,但段鹏却从这话中马上联想到了杨琇儿母女。
当年“那夜”,杨琇儿如果没有王家兄弟的“默许”,是不可能进入那间“院子”里的。况且,她的女儿与刀岩的儿子是“指腹为婚”的,从长远来看,势必也是需要有一个“切实”名份的。如此一来,这还会牵扯到蛮莫王新民的头上,虽说目前大家相处的都比较融洽,但个人内心之事,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少爷,杨家小姐还与军中许多弟兄的关系密切的。”王新会也“善意”的提醒道。
“呵呵,新会哥,你是说天宇和马六他们吧?”段鹏故作轻松道。
“还不至骑兵营,当年从澜沧卫募来的人,很多都是视她为少夫人的,像李啸尘,毛添福他们就是。”王新会没有隐讳这些。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少爷,您得从长远来打算这事了的。”王新社谨慎的劝说道。
“这沐李两家不是在摘桃子吗?现在云南基本已定,我怕他们还会“抢”入军中呢!”王新繁有些愤愤不平的说道。
“势力介入军中的想法,应该没有,只是想多谋取点“利益”吧。”王新会如此说道。
。。。。。。。。。。。。。。。。。。。。。。
王家三兄弟一路上都说着这些事,这让段鹏有些警觉了起来。诚然,他对此事并没有深虑到这一层,先前的他,只是个寻常的百户之子,众人也未必会把他的婚姻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的,可如今不同了,作为云南境内说话最有份量之人,更有着不可估量的“远景”,那诸位“弟兄”,官员们的看法,就不尽会全部相同的了。
此事如果处理的好,那还不会有什么麻烦,可一旦考虑不周,难免就会让属下及官员们产生裂痕,“种下”祸患的。
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返回衙门的段鹏,在思考了一宿之后,先是召集昆明城中的嫡系弟兄们,与他们商议了下此事,接着,又征询了驻守在外地的段兴,陈超等人意见。
果不其然,众人对此事的态度迥然不同。以段天宇,马六为首的骑兵营,及李啸尘,毛添福等人,强烈建议迎娶杨倩儿;陈超,萧然,赵斌,方文,秦武等老段家营的弟兄支持雅婧;王家兄弟和刀岩则没有表态,只是说一切交由段鹏自己去定夺。唯一不同的是段兴,他没有直接回复,而是写了封长信,连夜遣心腹送至了段鹏这里。
在段兴的信中,他详细分析了迎娶众女的利弊。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他赞成娶回这位郡主,但坚决反对接受“驸马”的头衔,段兴比较“务实”,在他看来,朝廷已经是“日暮西山”了,什么“晋升”根本不重要,他看中的是沐李两家在云南的影响。
最终,段鹏采纳了段兴的建议,并迅速求见了黔国公沐天波。
昆明,五华山“沐王府”一处隐秘之地,在得到了下人禀报后的黔国公沐天波,正端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