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孔雀吃人,引来‘泰皇’伏羲,双方大战一场,孔雀虽然神俊,但如何是伏羲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被制住,伏羲正想收复此恶鸟,不料准提道人横地里杀将出来。
那准提道人挽双抓髻,面黄身瘦,髻上戴两枝花,手中拿一株树枝,踏九彩祥云而来。先对伏羲行了个礼,口道:“泰皇且慢。”
鸿钧道人于鸿蒙中讲道,有无数人来听讲,他二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俱座在前排,自然熟识。准提道人神通在伏羲之上,又有师兄阿弥陀佛撑腰,伏羲虽贵为‘泰皇’,也不得不给他面子,回了个礼,道:“此妖伤我子民无数,道友为何阻我收服。”
准提道人所处西方人烟稀少,各自为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茹毛饮血,不见开化。而东方却恰恰相反,地广人稠,天调物丰,他想要立教并发扬道统,早打定注意在东方渡人过去,似孔雀这等灵禽,在东方也数少有,若是去了西方,将来肯定是一大助力,所以准提道人才不厌其烦地匆匆赶来,并且蒙蔽了天机,以防东方那些神通广大之辈出来坏其好事。对于渡人去西方,他早拟订好了一番说辞。
准提道人道:“泰皇有所不知,这孔雀得道,根行深重,与西方有缘,故而我特来渡之。还望泰皇不做计较,将之交付与我。”
伏羲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出来,这准提打的倒是好注意,不费丝毫之力就得一神鸟,自己打了半天,还查点吃了点小亏,子民死伤无数都这么算了,天下间那有这么好的事情。他心中不忿,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笑道:“道友说笑了,这孔雀生于我东方,伤我东方之人,现被我拿下,理因由我收服才是,于西方无干。”
准提道人见这伏羲不识时务,心中不喜。但他也不好恶了伏羲,以至结下因果,打了个哈哈,道:“泰皇此言却是着相了,大道之下,哪有什么东西之分,此妖与我西方教有缘,是以我来渡它却是正理。”
伏羲道:“既无东西之分,那不若我收了,道友何必定要将它渡往西方。”
经伏羲这么一说,准提知道今日要将孔雀带往西方还要费一番手脚,道:“你好不晓事,我法力道行皆在你之上,这天道大势却是没我看的明白,此妖确实与我西方有缘,你若是阻拦,白白坏了我两交情不说,更怕要遭受恶果,希望泰皇三思。”
伏羲心中暗自计较:听准提道人的语气,怕是一言不合就要用强,我虽有河图护身,但也不是他对手,到时候不但孔雀保不住,连自己也要吃亏。但若是就这么给他了,吃亏不说,还很丢脸,两样皆讨不的好处,这该如何是好?
伏羲那边没吱声,那被爪的孔雀却叫了起来:“准提老师在上,弟子愿去西方接受教化,还望老师慈悲,救我一救。”
准提道人大名,孔雀却是听过,现在自己吃了许多人类,惹的泰皇不喜,想来抓了自己也没好果子吃,他在东方势力大人缘广,这东方却是呆不下去了。那西方虽然贫瘠,但好歹也是块安身之地,不若先去哪里再做打算。
准提劝伏羲不成,反见孔雀识相,心里略略有些得意,脸上笑容更盛了。
伏羲听孔雀这么一说,懊恼了几分,催动法力将孔雀压的讲不出话来,又喝道:“哪有你这畜生说话的份。”
准提道:“泰皇息怒,那孔雀虽然凶残,但我西方大法玄妙,口绽莲花,无人不渡,正好合我西方的机缘。”
伏羲没奈何,正想答应,却听一人道:“放屁,我看西方大法不过尔尔,专呈口舌之能,你唬的了别人却唬不了我。你见了好东西就道与西方有缘,打的却是好注意,不过有我在此,就容不得你放肆。”
却是我看不过去了,跳将出来,见了我却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准提道人好似被踩的尾巴的猫,心中暗自苦笑:来什么人不好,偏偏来的是这位,看来今天又要空手而回了。
准提道:“原来是混世天尊,你不回自在山纳福,怎么到这此地胡言乱语。”
我道:“莫道我胡言乱语,与你说了也是白说,你还是回西方去罢,若不然丢了面皮可不好。”
准提道人本还想和我好好辩论一番,见我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也就不在坚持,他心中暗道:如今师兄即将成就混元之躯,此时实在不方便再生事端,以至出现变故,待师兄成圣之后一定叫这混世天尊好看,让他老是坏自己好事!
打定注意后,准提道:“天尊你也不要逞凶,我确实不是你对手,今日你依仗神通强制更改天道,实属不智,我也不和你计较,以后自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