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女难之相的端木同学(1-11卷第6章) > 第242节

第242节

考;等到明天,恐怕剩下的客人们也会和他们一样产生怀疑。在场的一共有八人,而对方只有一人,特别是在停电期间,对方分明是沿着洋馆在环绕行动,怎么可能不被人注意到呢?

作为关键证据――

“我刚才在楼上的时候,在其他人面前没有说过,因为害怕会打草惊蛇。这群人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可能是时间紧张的缘故,他们疏漏了在某个地方的伪装。”

式叶小姐露出自信的微笑。

“脚印呢?凶手想要在雨天里行动,总该留下脚印吧?”

她特意指出了窗户上的异常之处,目标不仅仅是碎片,还有窗户下面的草甸上,消失的脚印。但还是有人忽视了这一点。除此之外,对方的某些行动亦让人困惑。转移尸体的动机暂且不论,包括在杀害厨娘的书法都。处处都显得可疑。

“另外,还有关于电闸的事情。我之前就觉得奇怪……”

小说家说。

“我们俩都没有出过门,所以对那时候的具体过程并不清楚。冈野先生他们到底是如何将电闸修好的?要是凶手将其破坏的,靠他们几个真的能在短时间内修复吗?要是这样的话,厨娘一开始就不用回村里请求支援了。我估计是他们到那里后才发现电闸的问题不大,甚至可能没有损坏,所以才能在后来重新恢复电力。”

简而言之,可能凶手并不真的存在,而是在一系列假想和猜测中被虚构出来的。电话线路被截断,霎时间的断电,又是在难以与外界取得联系,风雨交加的夜晚……交织的要素引导人们本能地就联想到了“暴风雪山庄”式的故事开端,并下意识地沿着这个方向思考。

这样的话,整座洋馆在今晚发生的所有异常,所有看似危险紧张的发展,哪怕是性质最恶劣的杀人事件,其实全都可以用主人家及其余知情者们有意为之的“表演”来解释;而从大高女士本人不曾动摇的冷静态度来看,显然一切都没有超出她的预先计划。

如此一来,身为“受害者”的厨娘不是真正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恶作剧归恶作剧,拿人命开玩笑就是另外一回事。以大高千绘的过往表现和社会地位来看,式叶小姐不认为她真的会是丧心病狂的罪犯。当然,若是这并非首次实行的“恶作剧”,她从全国各地召集推理作家们来到洋馆里做客,却搞出这种绝大部分不知情者们都会心惊胆战的把戏、让人灰头土脸地离开,最后可能还要对此保密,这种趣味已经足够恶劣的了。

按照式叶小姐的想法,“他们首先是想办法让厨娘有借口离开这里,在外面或者馆内的某个地方藏起来。洋馆内停电的时候,再由当时位于二楼的人伪装现场。当时你在窗户边上看到的‘尸体’,其实是用衣物和里面的填充物来实现的。”

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小说家所谓的“欺诈”手段,自然是利用谎言来实现的:

既然厨娘并不是真的死了,那当策划者们听说有知情者以外的人发现了尸体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这当中自然有被看穿的风险,但还是存在一种可能性:他们会去确认如今还活着的厨娘的状况。

第29章 暗室

如果是性格更为谨慎的人的话,大概会做两手准备。一边跟随前去确认被发现的“厨娘的尸体”,另一边则是让同伴去查看本应没有死的“厨娘”目前的情况。

其中的原因在于,组织者们并不能真正确认小说家和式叶小姐是否已经发现了宴请的真相;在这一前提下,如果厨娘真的像小说家所说的一样死了的话,说明事态正在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小说家以己度人,觉得策划和组织者们内心深处最担忧的,就是这种可能性:他们想策划一起虚假的“暴风雪山庄”式的杀人事件,结果却真的有人死了。

尽管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侦探故事”里却很常见:譬如原本应该是“戏剧”、应该是“表演”的杀人场景,却演变成了真的杀人事件;原本只是随口说出的玩笑却变成了现实;原本出现在小说里的虚构情节却发生在现实之中。这就好像是出现鬼魂作祟的恐怖片在前期情节里加入“人扮演鬼吓人”的桥段一样,他曾经为某个大学的游戏部在海边小镇的拍摄视频撰写过脚本,所以能体会这种心情,一切本应是虚假的事物,在某个时间段后朝着未知的真实的“混乱”发展,这会远比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遭遇意外更令人心慌意乱。

当然,另一种更为正常的可能性,是小说家和式叶两人看破了真相,打算联合起来揭穿他们。但只要人没有真的死,组织者们就不会畏惧当面对质的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