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后面大喊大叫的官兵,白玉堂和铁头和尚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神捕司之所以会来拦截,是因为他们奉有王爷的旨意,至于是哪位王爷,显而易见,能调动皇帝亲军,并且让各路人马都俯首待命,就只有一位,那就是皇帝的亲弟弟。
吴王爷。
白玉堂深深呼出一口浊气,在和铁头和尚交换一个颜色之后,不等周围人的异样反应,抄起尚未反应过来的仙儿,纵身而起,落到河面上,施展蜻蜓点水的轻功身法,留下一串串涟漪之后,快速离开了此地。
两人飞跃之间,白玉堂沉声道:“既定路线已然危机重重,我们只能快速离开此地,找一个地方避避,然后再作打算。”
铁头和尚不置可否,道:“那我们去哪?”
白玉堂沉吟片刻,道:“我有一位故交,当年他在野猪林遭遇山匪拦路抢劫,濒死之际被我所救,如今就在辰州的火合府,我们不妨先去他那里稍作停留。”
铁头和尚没有异议,两人轮流施展绝顶轻功,往火合府的方向而去。
......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空气突然变的潮湿,骤然之间飘起了细雨。
辰州地处湘西,周边除了百蛊门并无其他大的门派,江湖散人尤其多,导致鱼龙混杂,所以杨宗仁才会选择避居于此。
杨宗仁很有经商头脑,多年辛苦经营已在火合府购置了一座偌大的山庄,入口大门雕刻一条喷火的巨龙而得名火龙山庄,庄内仿苏州园林而建,精致典雅,造型沟壑,内里假山环绕,花团锦簇,并招揽了众多江湖散人充当护卫,着实不可小觑。
三人来到距离杨家最近的小镇,只见人来人往,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甚是热闹非凡。
买完酒水和吃食之后,三人往杨家的山庄行去,一路上但见车如水马如龙,随处可见一波又一波的散人,细一打听,原来这些都是想要到火龙山庄讨生活的江湖好汉。
近年来,随着杨宗仁的生意越做越大,人也变的越来越仗义疏财,众多江湖散人,游侠浪子,俱都慕名而来,纷纷投到山庄门下,令的火龙山庄的声势越发响彻整个火合府。
三人登门求见,接待的人为一位中年管事,听闻三人既无江湖威名,又无拜贴名片,于是脸上热情随即褪去,心底隐隐有些不快。庄主可不是一般人士,虽然经商,但一身武学也是不甘落后,纵然不敌天下绝顶高手,但在偌大的火合府,那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眼前三人来历不明,又名不见经传,显然不是这位管事眼中的贵客,除非是成名江湖的豪强俊杰,亦或是名门世家的贵公子,否则根本见不到这位名气蒸蒸日上的火龙山庄主人。
于是三人就在管事不耐烦的语气声中,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钉子。
白玉堂想了又想,思虑良机,道:“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递拜帖了,还请管事帮忙通告一声。”
说话间,从怀中取出一封镶嵌金边的飞帖,正中一个大大的佛字被一只巨手所围绕,触目望去,但见金光闪闪,似有一种圣洁的光辉铺面而来。
铁头一把夺过飞贴,张嘴道:“多年前的玩意,没想到你现在还保留着,当年你气势如虹,声名如日中天,众多浪得虚名之辈见到你这张飞贴无不闻之色变。如今多年过去,我就不信真有人视而不见,自欺欺人。”
白玉堂露出几分尴尬之色,道:“当初年少轻狂,如今热血渐冷,往日事迹不提也罢!”
铁头和尚道:“此事交给我了,我刚刚看了下此地的散人,一等一的高手没有,小鱼小虾倒有几个,若是我们声势不够大,估计里面的杨宗仁还不一定出来。”
说完,真气自由流转,气机逐渐攀升,显露出超出普通一线高手的修为,大步走上前去。
管事吓了一跳,正要开口呵斥,但见迎面而来的铁头和尚,身上传来令人窒息的压力,气势凌人,由不得管事拒绝。
管事脸色发苦,知道遇上了硬茬,忙告罪一声,赶紧返身进了山庄。
很快庄中一位身着锦绸的女子迎上前来,女子年约四十,面容姣好,一颦一笑之间展现出良好的教养。
身姿曼妙地施了一个万福,微笑问道:“三位贵客前来山庄,不知有何贵干?”
铁头和尚递上飞贴,女子眼光掠过,当看清贴上的巨手和佛字,没来由心中一惊,眼前顿时浮现出江湖中那传说的神乎其神的圣手佛心的名头。
白玉堂轻声开口道:“劳驾将这飞贴送给杨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