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了。”
可那骡马是要拉屎拉尿的!
想想看,每天几万、甚至十几万头骡马在城市里进进出出,那是個什么场景?!
放下茶杯,陈凡却摇摇头,说道,“我说的是微型货车,是一种比BJ130更小的货车,可不是那种轻卡。”
不愧是专业跟汽车打交道的,二修厂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交出来一份超乎想象的答卷,便是这款畅销多年的BJ130。
也是陈凡准备拿出来的车型。
所以即便是这个年代,也有市场竞争。
马车大军为城市提供了物资保障,却也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
而且,就算上级想扩大汽车产量也不可能。
于是上级就提要求了,所有牲口屁股后面必须要系一个布袋做的“粪兜”,目的有二,一个是要保持街道环境卫生,另一个就是收集牲口粪肥。
所以“一路挥洒”也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首都政府决定研发并生产一种轻型货车,用来取代到处施肥的马车大军,而这个任务便落到了北汽配第二修理厂头上。
说着两手一摊,“可是他们也就只能吃个七八分饱,要是我们直接跟他们竞争,只怕我们会有点难受。”
没错,他想给机械厂生产的,便是真正将马车大军“赶尽杀绝”,并贴心成为老百姓致富帮手的面包车!
抛开国外的不谈,说到国内的第一辆面包车,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神车五菱,而有的人会说是84年下线的天津大发,还有的说82年生产的昌河更早。
尽管带了粪兜,可有时候也不一定能保证全部对准、或者不漫出来啊。
杨厂长脑子里再次闪过这几个字,看着信心十足的陈凡,才发现刚才是自己想差了。
他便赶紧问道,“什么微型货车?”
陈凡直接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子上画了个简图,“你看啊,这是一辆板车,在板车头上装一台发动机,就装在操控台下面,然后弄两个座椅,这就是驾驶室了。
后面整个当做货仓。就这么一辆四四方方的小汽车,比吉普车稍微大一点点,结构简单、用料也少,货仓包起来可以当小客车用,敞开可以拉货,弄个箱柜,就是封闭的厢式货车。
体积小、省材料、还省油,这样的车要是能造出来,肯定很多地方都需要。”
他说着抬起头,嘿嘿一笑,“毕竟不是每个单位都要大解放装那么多东西,对吧。”
别说,全世界最早的面包车,就是大众公司的一名设计师从板车身上得来的灵感,不过大众造的还是有点大,真正给面包车定型并发扬光大的,还是小日子。
天津大发就是天津汽车制造厂和小日子的大发汽车公司联合制造的。
看着桌上的简图,李副厂长早已瞠目结舌,“这不就是基层农村常见的拼装车吗?!”
在飞虎汽车生产之前,几乎是全国各地都有这种类似的拼装车(前文有图就不上了)。
自己焊个铁架,或者直接用木制的架子车当底盘,车头弄个柴油机,再钉一把椅子在底盘上,一辆“货车”就出来了!
真是要多疯狂有多疯狂。
陈凡咧着嘴,非常坦诚地点头,“对,我这个车的灵感,就是从‘拼装架子车’上得来的。”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人都满脸无语。
还真是?
陈凡慢慢喝了口茶,笑道,“生产队老百姓想要拉货,连台拖拉机都买不起,或者说买不到,能怎么办呢?只能拼凑这样的架子车用。
如果我们能利用尽可能少的材料,生产出这样的汽车,无论是客用还是货用,肯定会有很大的市场。”
他转头看着杨厂长,正色说道,“机械厂不缺材料,缺的是大规模生产的批量原材料,而且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我的建议是,不妨先生产这种微型货车、或者说微型客车也好,看看市场反应。
如果市场反响很好,你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向专区政府和工业厅申请成立汽车制造厂。
到那个时候,工业厅总不能把机械厂的拳头产品送给江南汽车厂吧!”
这不是国家任务,而是来自下属单位的自发竞争,工业厅再偏心也要有个度,不说大力扶持,起码不会当拦路虎。
杨厂长沉吟两秒,轻轻点了点头,“也行。”
他随即看着陈凡笑道,“那这个车的设计图?”
陈凡微微一笑,“这个车很简单,这些天我已经差不多完成设计。”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其实造车最难的还是发动机,只要有发动机,几乎任何一家机械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