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外在自然环境会影响到体内的dna的判断机制,体内的dna接收到外在信息,就会作出相应的判断……】
【当dna判断出外界环境适合繁衍之后,dna就会开始自我复制,细胞分裂时将垃圾和损伤尽量留在分裂后的每一个细胞里(也就留在老细胞内)】【从而影响到整个个体的寿命……】“……”李恒听得一脸懵逼。每个字他都能听得懂,可是连起来后,却为何一句也听不懂?其实依塔表达的内容,大概可以这么概括。就是寿命会受身体的内在和外在所处的自然环境,双重影响。其中的重要角色,让这两者形成了互相影响的局面,它就是身体内的dna。dna的存在,就是为了复制自己。可以把dna比喻成一个寄生虫,当dna成功复制完自己细胞后,就会完全抛弃老的宿主,老的宿主就会死亡。将父母视作dna的老细胞,子女视作dna的新细胞,则全身的几十亿细胞工作是为了生殖细胞的健康发育。而个体的细胞修复机制是为了延长个体寿命至能够哺育下一代。所以当个体达到生育期后,细胞修复功能开始停止工作,以免挤占后代的生存资源,影响种族(dna)的延续。所以,依塔说的是一种,用来欺骗体内dna细胞的方法。只要让他体内的dna细胞觉得,即使李恒已经发育成熟了,但是生存的环境恶劣,说不定养不活后代。这样,就能欺骗地过体内的dna细胞,让dna先不要繁衍,先维护好老的个体,细胞更新也在老的个体内更新,甭急着要复制自己,繁衍新的个体。因为对dna来说,诞生一个新的成熟个体,如果花费太大,不如优先维持现有个体。环境本就太恶劣,后代发育需要的东西都缺少的话,从基本层面也不会发育得很好,不能很好表现出应有的生存能力,dna反而有可能会放弃繁衍新生个体。总结一句,只要能欺骗过体内的dna,好好维护他这个老个体,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寿命。虽然说维亚森林里处处都有潜在的危险,但是李恒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倒霉。上次遇到的黑豹也只是例外。刚好那只黑豹对狼没有好感,所以那只黑豹才会主动攻击他的。一般情况下,食肉动物都不会冒然对另外一只食肉动物发动攻击。也不会把另外一只食肉动物当成食物。就算是杀死了对方,在食物不是很短缺的情况下,杀死之后还是不会吃掉对方的。究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同为掠食者,基因里都有强大的攻击性。伤敌一千,自损哪怕没有八百,就算只有一百,也还是不划算的。又不是为了吃的,何必呢?再深究到更深层面一点,想想地球上的人类为何不经常吃食肉动物的肉就知道了。不仅是因为成本问题,第一是食肉动物的肉都不怎么好吃。第二是食肉动物身上的肉,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特别的毒素,吃多了容易对进食者的身体造成影响。可以参考人吃人会被“朊病毒”警告。综上所述,李恒只要不太嚣张,一般是没有哪个猛兽会主动找他麻烦的。李恒小心翼翼地在森林里潜行,不知不觉,他又回到了初来时的那片平原。相比几天前所见到的平原景色,现在的平原一眼望去,尽显一片枯黄之色。植被几近全部干枯,也见不到有多少食草动物在其中觅食了。“嗷呜呜呜~”一阵阵狼嚎声,从远方传扬而来。“同类?”还沉迷在秋声萧瑟景色当中的李恒,当听到狼嚎声后,他也连忙立起耳朵,开始仔细聆听起来。好像是集结的意思?由于狼嚎声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李恒也有些听不太清。又过了一会后,李恒发现已经不需要再去辨别狼嚎声的来源和方位了。低矮枯黄的苇丛中,有两道身影在其中攒动。狼嚎声,多半是它们发出来的,它们似乎是在追逐猎物。虽然它们之间的配合很好,但是它们的动作都显得有些缓慢迟钝,最终被猎物逃脱了。这是两匹年迈的老狼,身形干瘦,似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食了。猎物逃远后,它们也只得放弃继续追逐,迈动着无力的步伐行走在芦苇丛中。它们太老了,已经老无力到连一只兔子都捕捉不到了。过了一会,又见它们互相蹭了蹭彼此的脑袋,相互舔舐了一下对方毛发……无言互动了一会之后,它们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分别。渐行渐远,直到完全消失在李恒的视线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