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芸支着筷子,又想到好笑的地方,对着碗里的土豆块就笑出声来。
“那看来你在这方面还挺有天赋,”
“我也觉得,今天才发现,”林晓芸大言不惭,“早几年开窍,我没准就当演员去了。”
“当演员?”
“嗯,”
林晓芸起了玩心,左手握成拳放到陈伶乐嘴边,做话筒状,“现在,就先请陈老师点评一下我这位新人演员今天的表演和台词如何?”
陈伶乐慢慢咽着饭,真的思考起来。
“你说我是你表哥,这处最好。”
“为什么?”
这答案有些出乎林晓芸意料了。
陈伶乐组织了一会儿语言,认真看向她。
“表哥,不同于恋人和朋友,和你是家人。”
“从社会财富层面上来说,我们基于血缘关系之上,拥有一定程度财富关联,这相对于恋人和朋友来讲,是更加亲密、不可分割的。”
“简单来说,表兄妹的关系比朋友、恋人之类的要牢固多了。”
“他们不会幻想我们有一天关系决裂,所以会在我施加的压力下,永远地忌惮你。”
林晓芸听完这一长段分析,再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阅读理解的二次解构分析跟作者的原意毫不相关。
“其实,我当时是随便扯的。”
林晓芸坦白。
她那一下,到嘴边的“男朋友”卡了壳,却又不愿意只说是“朋友”,电光火石间,脱口而出个“表哥”来。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讲究的话……表哥和表妹……嗯……我学文学的,那什么,咳咳,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的话本里都不缺以这俩为主角的风流韵事。
陈伶乐在对方支支吾吾未尽的语义里读出了下半句。
“……你懂的吧。”
林晓芸挤眉弄眼,不肯再说了。
“知道。”
陈伶乐也学她含蓄,暧昧不明,意有所指道:
“照你这么说,我俩的确,名副其实。”
………….
饭吃完,碗是陈伶乐洗的。
“你去看你的资料吧,我拿上来放在外面的客厅的茶几上了。要把那些看完估计得花不少时间,想帮忙的话下次吧。”
“书房在二楼楼梯上去正对着的那个房间。你也可以在屋子里随便逛逛,找一处喜欢的地方坐下。”
林晓芸在茶几上拿了资料,没有再在房子里乱逛了,直奔陈伶乐口中二楼的那个书房。
灯打开,满室融融的暖光,木制的地板和书架反出一层蜡色,混着淡淡的馨香,从进门时就将林晓芸整个包裹起来。
她路过靠墙两排满当当的书架,七八米长,数目可观,不知道陈伶乐有没有都看过,但就算拿来当装饰也很足够,人看到就觉得心静。
书房没有非常正式的书桌,可以知道主人并不需要在此办公。
取而代之的是一侧懒人沙发,矮矮塌塌的,看上去很软。旁边一个很小的立台,台面上胖胖的花瓶里养着细瘦的一枝桂。
林晓芸盘腿在沙发上坐下,拿出那一沓资料,开始在地板上铺开分类着。
陈伶乐收拾完上来,轻手轻脚的,在离沙发一段距离的地方找了书架靠着蹲下,在他从外头拿进来的iPad点点划划的。
两个人很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直到陈伶乐办完了事,放下iPad。
下一秒,林晓芸就从沙发那儿顺着光滑的木地板滑到他身前。
“iPad你还有用吗,可以借我查东西吗,就一下下。”
陈伶乐递给她,也过去在她身边坐下,摸到地上那些散落的资料,问林晓芸自己能不能看。
“随便看。”
林晓芸现在才看到媒体的那部分,她一边对着iPad找对应记者写过的文章,一边在微信上找同事交流对接。
陈伶乐就在她身旁,拣她看过的那些再看。
林晓芸好几次余光过去,也没见他走神,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认真。
和谐的氛围是被突然响起的微信电话铃声打断的。
林晓芸资料查到兴头上,被吓了一跳,眼睛看到屏幕上方跳出来的弹窗里显示的来电人是:陈伶音。
“抱歉,忘开静音了。”
陈伶乐从她手里拿过iPad,接通了电话。
“手机又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