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我给古人直播历史 > 第4章 汉朝双璧

第4章 汉朝双璧

第二天,苏茗打开系统进行直播,“大家好,各位老祖宗们好啊,今天我们讲述的是汉朝双璧卫青霍去病。我最喜欢的是卫青和霍去病了。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刘彻时期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90],西汉名将[92]、军事家、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兄长[18][24]。

霍去病十八岁为剽姚校尉[91],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二十岁的霍去病升任骠骑将军,指挥两次河西之战,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总计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沉重地打击了匈奴右部。汉武帝分徙匈奴降众于边塞之外,因其故俗置五属国,又在其故地先后设立河西四郡,由此沟通了自内地与西域的直接交往,对西汉和匈奴势力的消长发生显著的影响。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92]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41]。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武帝赐谥号“景桓”,陪葬茂陵,并仿照祁连山的形状为其修筑坟墓。[90]

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为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做出重大贡献。他前后六次出击匈奴,与卫青等人合作,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在我们这里呀,后市都是特别喜欢为霍去病,后来,大宋的一位名将也是位诗人,辛弃疾也与霍去病有一些联系。辛弃疾的祖父希望他像霍去病一样。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119]。中国西汉时期军事家、外戚,民族英雄。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之弟、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之舅[9]。

卫青从小为牧童,受尽苦楚。成年后,在平阳公主府中为骑奴。后因卫子夫被选入宫,而受到武帝青睐,被提为建章监、侍中。后迁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升任车骑将军,在抵抗匈奴入侵的四路汉军三路均遭失利的情况下,于龙城之战大胜而归,得封关内侯。元朔二年(前127年),率军突袭匈奴,发起河南战役,一举收复河套地区,置朔方郡。因功进封为长平侯。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分三路大举南下,卫青利用匈奴右贤王傲慢轻敌、麻痹大意的弱点,乘夜奔袭,围追堵杀,又获大胜。战后进拜大将军。次年,两度统领公孙敖等六将军出定襄,重创匈奴单于主力。元狩四年(前119年),与霍去病分兵北伐,在大漠遭遇单于主力,力战破敌,并追逐至赵信城,烧其积粟而还。此战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卫青因功加拜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武帝赐谥号“烈”,允许其陪葬茂陵,并按照阴山形状为其修筑墓冢。[9]

卫青虽战功卓著,地位尊崇,但不以权势树党,不干预朝政。他勤恤士卒,颇得人心。一生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9],为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汉匈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119]其指挥骑兵集团进行沙漠作战的军事实践所反映的军事思想,具有创造性,受到后人重视。”秦始皇看着这两位名将,“若寡人由这两位名将,则将匈奴一网打尽。”汉武帝时期,刘彻看着旁边,的卫青和霍去病说“唉亲,多亏有你呀”苏茗却又悲伤的说道“所以说他们的成就很高,但霍去病在24岁时去世,而他的舅舅也在霍去病死后十年之后去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