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正德五十年 > 五二四 臣,请立国本!

五二四 臣,请立国本!

,更是直接呕血晕厥。

朝房内,内阁首辅、次辅、三辅,还有六部尚书九位大明王朝品级最高的文官,都是在焦急的等待着乾清宫东暖阁随时会传来的的消息,窗外雨疾风骤,暴雨如注,时不时掠过一道闪电,一道惊雷,象一条条鞭子似的抽打着整个天地间,屋子里瞬间被照的一片青白,也让他们铁青的连一片青白,惨白如鬼。

内阁首辅杨慎,内阁次辅谢廷式,内阁三辅林静宜,礼部尚书董其昌等等,这些大明朝最有权势的人都集中在此,当然。此间还有刚刚上位的兵部左侍郎暂代兵部尚书戴章浦,除了戴章浦不过是不惑之间,正最是年轻之外。其它的重臣,多半已经是过了知天命之间,一眼望去。一片休白。

外边风急雨骤,电闪雷鸣,众人却都是默默无语,只是注视着乾清宫的方向,满面忧虑。

他们也不可能不忧虑。

今儿个本来是大朝会的日子,在京城的所有臣子和有要事来京公干或者是被朝廷招来的地方上的臣僚,都是已经在午门外做好了准备,排好了队列。准备入宫了,却没想到变生肘腋。宫门并未按时开启,而司礼监秉笔大太监林雄奇亲自出话。

大伙儿也都没当回事儿。皇帝因为临时不舒服不上朝这等事虽然不多见,不过一个月一两次总还是有的,尤其是现如今的正德皇帝,从年轻时候儿就极为厌恶上朝听证,此等劣行。更是颇有前科。

结果九位重臣进了紫禁城,到了乾清宫这边儿,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再然后,皇帝呕血晕厥的消息,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北京城!

这倒不是他们泄密,实际上九位重臣从大清早一直到等到现在天色都黑漆漆的了,除了上茅房,连朝房都没出过,谈何通风报信儿之说?

也不是宫内的大太监们不得力,实际上在正德晕厥的第一时间,刘吉祥便是下了封口令,甚至把乾清宫的所有宦官宫女儿都看管起来,然后才是找人去通报的宫内几个掌权势的大太监和太后皇后等贵人。

但是偏偏紫禁城是个四面漏风儿的地界儿,什么秘密都甭想守住,没多久,消息就被传了出去,也不知道是谁干的,想追查都没法儿追查!

而且招太医院最为老到的几位御医来诊治,可也不是能瞒过人的。

若是小恙,需要这般大动干戈么?

正德呕血晕厥,极有可能病得很重甚至不测的消息一传出去,整个京城顿时都沸腾了,各方势力都在做着准备,极为的紧张,各自存着不同的心思。

而毫无疑问,现在朝房中的这几位大臣,都是一些极为庞大的势力的领袖人物,至不济也是其中之灵魂。他们的举动,更是关联甚大,但是此刻这九个人的心中,却都是存着同一个念头!

皇上一定要安然无恙!

无论他们内心中是喜欢正德,还是厌恶正德,甚至是痛恨,巴不得这个皇帝早死早超生,心中都是做这般想。

无他,唯有二字国本而已!

所谓国本,若是皇上健在的话,那便是皇上此人,而若是皇上不在了,就是太子。

这,乃是一个国家,一个皇朝的根本!

所谓国本。

国本有多重要?看看大明在正统朝和景泰朝的那一幕幕就知道了。

英宗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瓦剌所要巨额赎金,并且提出极为苛刻的条件,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汉人的皇帝,重过所有,所以为了皇帝,这些汉人定然是会舍得付出一切的。但是大明就是硬气,这些文官儿们也够硬气,直接另外立了一个皇帝!大明朝当时没乱,因为当时大明朝虽然没有太子,却是有一位监国,有皇帝的弟弟在,那位是皇位的唯一法理继承人,所以群臣们很容易就做出了选择。

而之后英宗被接回来之后,囚禁在南宫,却能在一个太监,几十号儿人手的帮扶下就能复辟并且得到群臣乃至于朝野的承认,就是因为景泰帝没有儿子,而他英宗朱祁镇,则是有好几个活蹦乱跳的!

这就是国本!

就像是万历年间一个匹夫能手持一根枣木棍子闯进紫禁城险些把太子打死一样,大明朝有许多事儿是很荒谬的。

但是现如今的国本呢?

今上儿子不少,好几十个呢,但是那偏偏,就是没有立下一个太子啊!

他们都是文臣,他们也都是儒生,都是孔教的门徒,作为一个儒生,他们心中都有极为强烈的正统观念,那就是效忠!

忠诚!对于大明朝的忠诚。他们忠诚的对象,不是皇帝这个人,而是大明朝这个庞然大物。他们之所以忠诚于皇帝,只是因为他是这个庞大帝国的皇帝!仅此而已!换一个人在位,坐在这个位置上。只要是他姓朱,是男的,和皇室主脉的关系足够的近,法理上说得过去,又不是个白痴,满足以上这几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