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正德五十年 > 四九四 大丰收!!!

四九四 大丰收!!!

思绪被刘三儿响亮的声音给打断了,原来不知不觉,那一大屯粮食已经是的称完了。

刘三儿捧着手里的账本儿,走到那张大人面前大声道:“张大人,咱们称完了,一共是玉米棒子不去玉米芯儿一千一百六十斤,玉米杆儿两千三百斤。”

“喝!”刘三儿话音刚落,绿袍官儿张大人还没什么反应,一边围观的贱民们已经是为之哗然!

一亩地产一千一百多斤粮食?一千多斤,这就是五石多快六石了啊!

咱们江南地界儿那稻米一亩地一年才能产多少?还是种两季儿!人家这可是一季!

东北啥时候比得上江南鱼米之乡了?

彭山虎这会儿已经麻木了,一路上来到东北,都不知道遭遇了多少让人不敢置信之事,着实是瞠目结舌。

那张大人看了他们一眼,却是并不理会,他也是取出一本账簿,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数字,张大人翻找了片刻,找到了小王村儿那一块,细细的看了好一会儿,沉声念道:“王老实,正德五十一年十一月初三在脱伦卫县衙登记,家中有丁男四人,丁女两人,耕牛一头,共分田地三百三十亩!没错儿吧?”

王老实赶紧点头:“大人说的一点儿没错,就是三百三十亩。”

“嗯!”张大人点点头:“你这亩地,玉米棒子不去玉米芯儿,一共产了一千一百六十斤,刚才本官转转瞧了,你们村儿周围的土地都在河边,想来是情况差不多的,因此,你们村儿的地,都按照这个产量算!”

“按照武毅伯爷定下的税率,十成交三成。”他仔细的算了一会儿,道:“你这地,一亩地就是三百四十八斤!三百三十亩,合计交十一万四千八百四十斤,也即是六百零四石粮食。另外,你去年从官府贷了耕牛一头,折粮食一百石,领了救济粮外加粮种十石,算三分利,一共需归还十六石,总计便是七百二十石!怎么样,本官没说错儿吧?”

对于这个,王老实自己心里自然也是有一笔账的,赶紧道:“大人说的没错儿。”

那张大人笑了笑,又道:“一亩地产玉米杆儿两千三百斤,这个也得上交,按三成算,一亩地就是六百九十斤。如此一来,你这三百三十亩地一共是二十二万七千七百斤,合计一千二百石!”

那些围观的贱民们齐齐倒抽了一口凉气儿,一户人家,六口人一头牛,竟然就上交几百石粮食,上千石秸秆?

这东北的庄家人都是神不成?(未完待续)

...

《正德五十年》最新章节...

几个汉子不断的把玉米放到那大托盘中,那刘三儿则是亲自的观察着秤杆上的星,嘴里报着一个个的数字。另外一个识字的杂役已经是搬了一个马扎子坐在上面,手里拿着一个一个小木板当垫子,上面放了一张纸,手里持着以一管毛笔,正在不断的记录。

看着这一幕,王老实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他本来不是东北人,事实上,这种情况在此地非但是不罕见,反而很普及,在他周围的这些人,往上数三十年,没有一个根基是在此地的。

王老实籍贯在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山东此地,在北地本来可称是富盛,然则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是主要战场,打过来打过去,把人给杀的差不多了,七零八落,千里无鸡鸣。后来太祖皇帝登基为帝,便从湖广,四川等地迁移了大批的民众来填实山东,经过了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才是又恢复了一些元气。不过好光景没过几年儿,靖难之役就又是打响了,未来的永乐皇帝当时的燕王为了皇位和保命,和自己的亲侄子打来打去,狗脑子都给打出来了。

偏偏从当时的北*平南下京城南*京,山东又是必经之路,于是又是成为了主战场,给打的赤地千里,百姓困顿。

永乐皇帝登基之后,又开始填实山东。

王老实的祖上,就是那会儿从陕西布政使司平*凉府庄*浪迁到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禹*城的。他们整个村子都是陕西汉子,这等强大的传统下来。到了王老实这一辈儿,一张嘴还是一口古拙厚重的秦腔。

在山东活的挺好,至少比老家那边儿好多了,自从唐末朱温一把火把那辉煌煊赫的大唐长安给化作白地之后,关中陕地在整个中国的地位就一直下降,再也没起来过。不单单是政治地位,经济份数。就连气候,也在元明时期变得恶劣起来。当初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森林遍布,牛羊成群的陕西大地,渐渐变得干旱、严寒、贫瘠。尤其是曾经养育过极为煊赫的文明的陕北,更是几乎沦为不毛之地。

但是在山东,一家老小种地,除了交官府的皇粮之外,总还能剩下不少,除了能填饱肚子,还能余下一些,等着那些城里开粮店米店的大官人们下乡,这等日子,已经足够的和乐美满。

如此,便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