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小道消息听,可能没多大问题,要是把两个连在一起看,那可就不简单。
可以理解为,顺亲王府对皇太弟妃不满,所以才与古侍妾设计这一出假装流产陷害梁氏的毒计。计划被德妃识破,顺亲王妃只能屈尊安抚古侍妾,她们的目的很可能是毁坏梁氏的名声,好让身后之人趁机取代梁氏成为新的皇太弟妃。
祈帝知道以后觉得流言不正常,让李贤宇严查。李贤宇扭头就呈上完整的证据,消息是顺亲王府自己传出来的,他甚至还把那个谣言的源头都找出来。
顺亲王妃日前因为一盅燕窝,打死身边的二等丫环,那丫环的情人是二公子的长随,为了报复顺亲王妃,便传出这些半真半假的谣言。
在祈帝眼里看到怀疑的星星之火,李贤宇直接甩祸。
“父皇,这些是德母妃替儿臣查来的,她说儿臣好歹是大祈国的储君,怎可任人随意攀咬。”
祈帝熄火了,直接让人下去替顺亲王府造势,顺亲王妃王氏是六驸马的亲姑母,为人最是慈善,见不得有人受苦。
皇太弟府如今只有一个侍妾,她担心古侍妾身体健康从而影响皇太弟的子嗣,一时情急才会忘了礼制,亲自去探望皇太弟的妾室。
祈帝为了李贤宇面子上过的去,还是循例要把顺亲王夫妇召进宫,严厉敲打一番,兄弟俩再次碰面,祈帝语重心长的劝顺亲王。
“十三弟,这么多年,你还没放下吗?”
顺亲王原本还想在祈帝面前装一下温顺的十三王爷,结果他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就让顺亲王装不下去了,语气变得冰冷,眼神变得狠毒。
“陛下,臣弟的母妃被人冤枉了几十年,臣弟背负着孽种的猜疑几十年,试问要怎么放下?”
祈帝无奈的放下茶盏,他答应过温太妃会保顺亲王一生无忧,也对那人承诺过不动顺亲王。为情义,也为了道义,他从未对人提及此事,以前不会说,以后也不会提起,只求问心无愧。
“所以你此次回京为了什么?查明真相,然后找对方的后代复仇?”
在顺亲王的脸上看到不死不休的决心,让祈帝顿感无力,却仍强撑着开导顺亲王。
“你是想要申张正义,寻求所谓的公道。难道你就不担心把温太妃的伤口再一次撕开,给人评头论足,会让她不得安宁?”
顺亲王咬着牙,语气里多了几分隐忍与不甘。
“陛下不用混淆视听,臣弟只想要洗刷掉我母妃身上的冤屈,还她一个清白的身后名,并非故意扰了母妃的安宁。”
祈帝这里说不通,而另一边,皇后以不掌凤印,不管后宫庶务为由,拒绝见顺亲王妃,把人扔给德妃。
一个当婶婶的越过侄儿正室,去探望犯错的侍妾,她还能是个正常人?
晨夕殿里顺亲王妃一副坦荡荡的模样,她这个样子也真是让德妃无语到家。最重要的是顺亲王妃这人,她好赖话不会分,简直就像是一个茅坑里的凸槌,又臭又硬又麻烦,还恶心人。
“顺亲王妃,刚回到京城,能适应吗”
顺亲王妃以为德妃单纯关心她,点头骄傲的说。
“目前还行,毕竟臣妇也是京城出生,在京城生活了十几二十年,重新适应这是的生活没难度。”
德妃怕伤了顺亲王妃的自尊,试着稍微隐晦一点,提醒她京城的处事风格。
“也是苦了你,要重新适应京城这边的气候,又要重新与京城的旧友们联络,应该很辛苦吧?”
德妃的意思是,让她不要把封地上小门小户的做派带到京城来,京城有京城的高门贵女圈。
她却开始对德妃吐槽封地诸多不便,还对德妃哭诉当年祈帝一遭得势便对亲兄弟赶尽杀绝。德妃被她的话吓得不敢接,这人是在封地待傻了吗,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顺亲王妃见德妃脸色有异,以为对方也深有同感,她又开始感慨京城的繁华与蓬勃发展,阴阳怪气的对德妃抱怨。
“以前那些都是见低踩,见高捧的人,臣妇自从随我家王爷到了封地,就跟京城这边的人几乎断了联系。德妃莫不是想以此为借口,赶我们一家回封地吧,那不能够。”
“陛下九五至尊,金口玉言允许我们王爷回京,怎么可以出尔反尔,陛下不能不顾我婆母往日的情分啊!”
德妃见她说不明白,便直接开怼。
“本宫知道你曾是京城的官家小姐,劝你莫要把封地的习惯带回京城。你应知京城的注重尊卑,不知轻重的笑话闹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