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您先坐下消消气。”沈紞如见外婆坐下,便吩咐青檀:“去后面作坊喊大哥回来,让他自己作决定。”
柴父柴母刚才并没有仔细看沈紞如,这会子见她说话,便瞧过来。
这就是传说的那个沈家抱错的女儿,长得那叫一个美,家里有这样的女子,自己女儿柴听莲立马被比下去了。
柴父柴母如坐针毡,感觉这一趟应该没戏了。
不一会,青檀回来了,只带回一句话:“让他们滚。”
沈紞如这下放心了,看来她的傻大哥是真的放下了。
“青檀送客。”
青檀握着腰间的剑,站在柴父柴母跟前:“请吧。”
他们哪里见过这种阵仗,生怕这姑娘真的抽出剑来,一不小心给他们一剑。
柴母还想说什么,柴父连拉带拽的把柴母拉走了。
刚走到门口,正好碰到了几个妇人。
看打扮像是媒婆。
其中一人他们还认识,就是远近闻名的王媒婆。
当时柴沈两家的婚事,还是她王媒婆撮合的。
柴母心里一喜,有了王媒婆的铁嘴,说不定听莲又有了希望。
王媒婆在此处见到柴父柴母也是有些惊讶,柴家不是把亲事退了吗,这会子又来沈家是做什么?
她心里暗暗猜测柴父柴母在打什么主意。
当时嫌弃人家穷,现在沈家不是你们能高攀的起的。
她眼里全是讥笑:“哟,这不是柴家人吗,你们来这里是?”
柴母赶忙上前笑着说:“这不是王嫂子吗,后面这几位是?”
其中一名妇人脸一扬,道:“我是镇上的李媒婆。”
“我是隔壁兴阳镇的张媒婆。”
“我是隔壁再隔壁宜东镇的赵媒婆。”
“我们全都是来给这家的沈玉安说亲的。”
几个媒婆全部仰着头,拿白眼珠子瞧着柴母。
但是柴母并不生气,有能力的媒婆就更好了。
“那几位嫂子,能不能给我家闺女保个媒。”
几位媒婆一听保媒,都来了兴趣。
“你家闺女多大了,长得咋样,想找个啥样的?”
灵魂三连问。
几位媒婆里面,只有王媒婆没有接腔,用冷眼瞧着柴母。
柴母道:“我家闺女十七了,长得那叫一个俊,看上了这家的沈玉安。”
几位媒婆全都不吭声了,原来是赖蛤蟆想吃天鹅肉啊。
李媒婆呵呵冷笑:“你家闺女长得天仙似的都不行了,县令家的闺女瞧上了沈玉安,我这就是给他来保媒的。”
赵媒婆道:“我保的是宜东镇的柯家,那柯家可了不得,可是咱宁州的富商,柯小姐从小身体不好,便养在了乡下,前不久是为了卤味来了咱镇子上,相中了沈公子。”
张媒婆讪笑道:“那你们没戏了,我是给宜东镇的谢小姐保媒的。谢家可是官宦之家,谢老爷可是在盛京做官,这次带着全家回宜东镇省亲,谢小姐也是为了那个沈记的卤味,想带回盛京给家里尝一尝,这才见到了沈公子。”
几位媒婆没有丝毫夸大,谢家也是调查过的,就凭着沈家在城东的两千亩荒地开荒成功,这在大顺朝是头一份儿。
大顺朝向来重农业,全国产的粮食都不够吃,每年不知有多少饿死的,如果这事被上边知道了,沈诚那可是香饽饽。
如果谢家能跟沈家结亲,谢家能参与进来,那么,这功劳肯定也有谢家一份儿。
柴父柴母尬的脸都红了,跟她们比起来,听莲别说嫁过人了,即便没有嫁过人,她也得靠边站。
几位媒婆冷哼着,正眼都没给柴父柴母一个便进了沈家大门。
不一会便听到大门又打开了,谭氏的声音响起:“我外孙已有心上人,不劳各位操心了。”
随着大门“呯~”的一声响,几位媒婆跺脚叹气。
她们来之前可是打了保票的,这媒要是说不成,她们第一媒婆的名声也就丢了。
柴父柴母知道他们家听莲是真没戏了,这些个闺秀小姐们,沈家都不一定看的上,他们听莲一个二手货,更不可能了。
他们必须后悔,如果当初,听莲嫁给了沈玉安,那…
沈家。
“如儿,你大哥的婚事真的先不考虑?”
“爹,娘,你们糊涂,如今我们家可不是普通人家,大哥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