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顾冬面露担心,马凤玲关切的问道:“这是怎么了?”
顾冬叹了口气,把陈小花的情况稍微说了一下。
“哎呀,这可难办……”马凤玲正要说话,她的儿子狗蛋直接往家跑去,“狗蛋,你干什么去?”
“我要拉粑粑。”狗蛋夹着屁股,头也不回的说道。
“哎呀,你忍一下。”马凤玲直接把手里的篮子往顾冬手里一塞,快步朝狗蛋跑了过去,一把抱起他就往家里跑。
倒也不是马凤玲有多么讲究,而是罗振南要求这么做。
读书人嘛,都讲究面子。
即使现在狗蛋只是个6岁小孩,罗振南对他要求也特别的高,像随地大小便这种事情就不准他做。
马凤玲虽然对此有点小意见,但为了孩子的将来,她还是极力配合罗振南的教育方针。
顾冬看着手里的篮子,里面都是一些当季时蔬,连丁点肉沫也看不见。
罗振南如今一个月工资七十来块钱,还要分女儿一半,剩下的这些钱一个月零零散散花下来,也存不了多少。
已经快要60岁的罗振南,也不知道还能干多久,真不知道他那脑子是怎么想。
儿子如今还这么小,也不多为这个孩子想一想。
不过人家夫妻之间的事情,顾冬也不好多嘴,不过是为马凤玲鸣不平。
马凤玲的家在顾冬她家斜对面,她家的院子相比于顾冬他们家的,就小了很多。
当时马凤玲其实也想选个大一点的院子,然而家里没有存款,也不能给房屋装修,于是只能选屋子比较完好的。
马凤玲在院子里种了好多蔬菜,然而地终究只有那么大,种出来的菜完全不够他们一家人消耗,更别说还有一个打秋风的继女,因而她家还是得花钱买菜。
“凤玲,菜篮子我给你放门口了,你等会儿自己出来拿,我就先回去了。”
旁边的厕所里传来马凤玲的声音,“行,你随便放。”
顾冬放好菜篮子后,拿着信件就往家走去。
三兄弟上个月被她给送去了学校,刚来这边那会儿,因为人生地不熟,再加上顾冬一个人也忙活不来,于是三兄弟在家待了好几个月。
纪木为此都乐疯了,天天东边串串,西边逛逛,很快就把这片区域都给摸清楚。
等顾冬忙完以后,还是纪木这臭小子带着她了解周边环境。
因为学校的开学,这边人气渐渐旺起来,与半年前相比,学校周边附近不知道热闹了多少倍。
不过如今的学生一个个像块海绵,不停的汲取着知识,也只有中午和晚上放学这两个阶段会比较热闹。
纪年润身为这个学校的老师,又是教授物理的,时常要晚上加班,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毕竟物理这个学科,可不像文学科一样还可以靠自己领会。
因而纪年润害怕太晚回去,打扰到顾冬和三兄弟的休息,于是在学校申请了一间宿舍,除了回家吃饭,他其余时间都耗在学校里。
顾冬对此也表示理解,如今这个国家才刚刚开始发展,顶多也就忙个几年,等带出一批人才以后,纪年润就会轻松很多。
为此顾冬还时常感叹,像她这么深明大义、贤良淑德的女人真的是……好可怜。
不过励志做女强人的顾冬,不会就此自艾自怨,毕竟如今正是她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她可没时间浪费在这些小情小爱身上。
顾冬在走访了整个市区后,终于和某些店铺接触上,开始了她贩卖水果的生意。
她也不敢一下子把场面铺得太大,毕竟那样实在太过惹眼。
如今虽然政策松动了一点,但风声鹤唳的人还是特别的多,顾冬也不得不防范一下。
于是她走了一条贵精的路线,每次给合作店铺的水果都不会太多,而且给他们的利润特别的可观,这也导致顾冬生意做得很是顺利。
毕竟在有钱可赚的路上,谁也不会去抄别人的底,这万一要是抄底失败,那损失的还是他们自己。
于是几个月下,顾冬凭着无本买卖,赚了两百多块钱。
不过这种赚钱方式也不能持久,毕竟能多赚,谁不想多赚一点。
顾冬打算到了80年代,开始自己的零售生涯。
虽然那样会辛苦一点,但赚的钱全都是自己的,辛苦点那又怎么样。
回到家后,顾冬坐在一个小马扎上,又仔细的翻看着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