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天天黑的早,五六点就擦黑了。
石少言家的鸡缩在鸡窝,家狗也趴在堂屋桌子下一动不动,只是猪不安分,哼哼叫着,因为钱春花还没给它喂食。
院子里开着电灯,几十瓦的灯泡散发着冷清的光,根本不适合学习。
就算勉强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写作业,寒冷的天气也容易让孩子们感冒。
以前人少,可以在堂屋里学,屋里光线好,也比外面暖和一些。
然而石少言都把话说白了,众人依然不甘心离开。
“你保证我家孩子学习进步吗?”
“就是呀,老师都保证不了,别说你一个小孩子了!”
“神童也不能乱说话啊!”
石少言:“我说没用,我家堂屋墙上贴那么多奖状就是证明!我再说第三点,我家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在院子里学习不合适,太冷了,容易感冒。只能到屋里面,屋里坐不下那么多人,所以你们回去商量一下,要是愿意就过来!我欢迎!”
石跃进接过话,吼道:“都听到了!回去吧!实在想来的,带着桌子凳子,带上十块钱再来!”
“石跃进,小燕跟着学,你给钱了吗?”
不等石跃进开口,石少言抢着说道:“小燕没给钱,但是我们用的蜡笔和作业本都是小燕拿来的,所以小燕不用给钱。”
小燕妈心中庆幸,前段时间她还因为小燕拿蜡笔给石少言骂她败家子呢。当时她还想找石少言算账呢,幸好被石跃进拦住了。不然,现在可丢面子了。
大家无话可说,陆陆续续的走了。
石跃进没走,一直看着石少言,忽然笑道:“你小子,不简单呀。一二三条,有理有据。”
石少言尴尬一笑:“大爷,我随便说的。”
“随便说就这样了?还不满十一岁……嗞嗞!果然是神童呀!”
人们的热情慢慢平息,不知怎的,又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以前钱春花出门,熟人之间都会打声招呼聊几句家常,现在除了有亲戚关系的,其他人远远的见了她都有意躲着。
钱春花后来知道了原因,就在家里生闷气。
“什么人啊!收十块钱怎么啦?我儿子说的不对吗?活该你们家孩子考试不及格!”
当然,她也只是在家里发发牢骚。
1月13号,星期六,石少言搭便车来到县城。先在大姑家坐了一会儿,之后就去了李曼家。
其实小姑家也在县城,可是她家在县城的另一边,所以石少言很少去。
大院门卫认识他,所以没有阻拦。
到了李曼家门口,先敲门,等了一会儿果然没有人回应。李曼不在家,他之所以不来就是怕这种情况。因为李曼爸妈是领导,星期天也很少在家休息。
用钥匙打开门,石少言径直走进音乐室练琴,他现在能够熟练的看着琴谱弹奏曲子。只不过在李曼面前,他要表现得生疏一点,不然就太惊人了。
直到十二点,李曼妈下班买菜回来,石少言才停下来跟她一起摘菜。
“多福啊,你吃水果,不用帮忙。你姐就十指不沾阳春水,被我们宠坏了。”
“干妈,我姐是公主命,她生来就是享福的。我是男孩子,不一样。”
“呵呵呵!真会说话,长大了不知道有多讨女孩子欢心。”
石少言腼腆的笑着。
“多福啊,等你的故事书出版了,你就有钱了,有钱以后想干嘛?”
“盖新房!我家的房子夏天下雨的时候漏雨,冬天下雪雪化的时候也漏水。”
“嗯。盖房子好,可以让家人吃好住好。还有别的吗?”
“还有让我哥回来上学,我哥初中都没上。”
“嗯,为家人着想,真是好孩子。”
“干妈,谢谢你,也谢谢小曼姐。”
“傻孩子,谢什么,我们是一家人。再说了,就算没有我们,你这么聪明,迟早也会成功的。”
在干妈家度过轻松愉快的两天,第二天下午,石少言让表哥王壮骑摩托车送自己回家。
直到18号,干妈和周阿姨又来到石榴庄,她们带来了出版合同。
只是石少言还未成年,需要提供钱春华身份证和银行存折。
合同各方面的条条款款石少言认真看了一遍,看到版权归他所有之后总算放心了。干妈和周阿姨没有坑他,给他的版税也是最高的。
签了字,首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