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继续平稳地进行。
在阿良和季尘的保护下,商队安全地通过了一些本来可能会有危险的地带,尽管路上偶有小插曲,但都被妥善处理了。
随着一天天的行进,人们对秦国的钦佩也在持续升温。他们赞叹这个国家的治安,赞叹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更对秦王嬴政的英明治理赞不绝口。
“看来我们选择经过秦国是正确的。”商队领队在一天傍晚对着落日感叹。
阿良站在他身旁,望着那渐渐消失的夕阳,微微一笑。
在落日的余晖中,阿良、季尘、吴广和冬儿四人走到了远离商队的一个小山坡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夕阳下的整个商队,繁忙的身影和那渐渐生起的篝火。
吴广微笑道:“师姐,你听到了吧,他们对师兄嬴政的赞赏。”
阿良点点头:“是的,我们的师兄真的很出色,听到大家这么夸赞他,我真的很开心。”
吴广深吸了一口气:“嬴政师兄的才华确实惊人,他那种为国为民的决心,让我很是佩服。”
冬儿补充道:“更难得的是,师兄在师尊的教诲下,能够放下身份的骄傲,诚心诚意地去学习,这种态度和毅力,真的很难得。”
阿良沉默了片刻,眼中流露出对师兄的骄傲。
“我曾经听师尊说,嬴政当初在他面前展现的,不只是才华,更多的是那种为了秦国,为了人民能够幸福安宁而不懈努力的精神……师尊当时就觉得,只有他,才能真正振兴这个国家。”
吴广笑道:“师尊的话果然没有错,现在的大秦,可谓是一日千里,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文化,都发展得如此迅速。”
冬儿也微微一笑:“而且我听说,师兄还非常重视教育,他觉得一个国家要想长久,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文化底蕴。因此,他积极推广学校和学者,鼓励学术研究,这种前瞻性的眼光,真的令人敬佩。”
季尘放下茶杯,深深地叹了口气:“我看到的是,嬴政把人皇决发挥到了极致,他不仅仅是用它提高自己的实力,更是用它来治理国家,和谐万民。”
阿良微微一笑:“这都是师尊的好眼光,如果不是他看中了师兄,怎么可能会有现在的大秦盛世呢?”
吴广点头:“是的,师尊的智慧和眼光,我们都是目睹其真……我也非常庆幸,能够有这样的一位伟大的师尊。”
冬儿轻轻地说:“我也是,每次想到师尊,都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
四人一时间都陷入了沉思,都在回想起师尊季尘对他们的教诲,和那一次次的点滴回忆。
片刻后,阿良突然站起身来,深吸了口气:“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为大秦,为师尊,为自己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师尊的期望。”
吴广和冬儿纷纷站起身来,与阿良四目相对,仿佛在默默地立下了某种誓言。
季尘轻轻地笑了笑:“‘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前行,必定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四人再次坐下,继续欣赏夕阳下的景色,而那渐渐落下的夕阳,仿佛也在为他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随着旅程的延续,明州的轮廓终于在远方出现,成为商队成员眼中的一抹期待。
那坚固的城墙仿佛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古老城市的沧桑与繁华。
太阳在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洒下金黄的光辉,映照着明州高耸的城墙,犹如披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衣。
城墙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坚不可摧,巍峨壮观,城墙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瞭望塔耸立,城墙上的士兵巡逻着,肩负着保护城市安全的重任。
商队缓缓地靠近城门,这座城市的繁华已经溢出了城墙,延续到了城外。
人们络绎不绝地进出城门,商贩、行人、车马……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城门上方刻着“明州”两个大字,笔划刚劲有力,彰显着一种不言而喻的庄严。
进入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主街,两旁是各式各样的店铺,有的售卖丝绸、瓷器,有的提供各种美食,商人们推着货车,忙碌着补充货物,吆喝声、议价声此起彼伏,构成一曲繁忙而和谐的市井交响曲。
街道两旁,各式摊位如同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着过往行人的目光。
食品摊位上,热腾腾的小吃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饼、羊肉串、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