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盗墓与夺宝江湖 > 第58章 青玉编钟

第58章 青玉编钟

她就是一手刀,她马上就倒在了我的怀里。

我把周玉洁放了下来,用同样的办法把李二狗子,风副帮主也打晕了,龙哥也帮我搞定了几个年轻人。

“他妈的,这是什么玩意,怎么这么邪性!”龙哥大叫道。

我道:“龙哥,这应该是上古时代的音乐,没想到那个年代的人对音乐竟然有这么深的理解,竟然可以利用大自然的风力来催动这东西撞击岩壁,发出这种可以迷幻和控制人的心神的音乐来,真是不简单啊!”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风停了,空中的魔音也停止了。这些人也慢慢地醒了过来。把头,刘老大,龙哥,风副帮主,古爷,周玉洁受了内伤,坐在地上起不来。李二狗子等人却反而没什么事情!

李二狗子问道:“把头,谁把你打成这样了?”

把头无奈道:“真是傻人有傻福啊!这么厉害的杀人魔音,这几个二五仔竟然没什么事情!”

我对把头道:“把头,这上面吊着的物件应该是古代的编钟,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竟然成了杀人的机关!”

古爷道:“这上面两排物件,通过风的作用,自行敲击岩壁,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可以让人迷醉,有的又能杀人于无形,古代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啊!”

“梆!”

空中又传来一下撞击声。

这下把我们吓得不轻,把头命令我们赶紧离开。我们相互搀扶,像丧家之犬般快速地离开了一线天。

待离开了一线天,我们又坐下来休息,毕竟大家多多少少都受了伤,没有吃东西,又累又饿!

我对一线天上面的东西来了兴趣,我低声跟把头道:“我去看看那些编钟是啥样子,看是否跟北京博物馆里面的战国编钟一样!”

把头知道我没有受伤,低声道:“小心一点!”

我独自一人又返回到了一线天,我看了看吊在半空中的编钟,这些东西是用什么挂在上面而千年不会掉落下来呢,就是用青铜,铁器,在这有风的地方,也根本不可能千年不烂啊!

我站在编钟的下面,我隐隐地感觉这编钟的位置竟然有周易八卦的布置,我心中想这怎么可能呢,这明显是周朝以前的古墓啊!

后来我问爷爷,爷爷告诉我有这种可能性,周易虽然是周文王那个年代的事情,但周易里面的知识可能早就被当时的先民所熟悉和运用,先天八卦之术一定是早于周易,周文王只不过是总结前人的经验而成周易罢了。

我拿出登山爪,瞄准岩壁的一个凸起处一扔,登山爪紧紧地抓住了岩壁。我扯了扯,纹丝不动。

我抓住绳子在左边的岩壁猛得一蹬,然后快速地收起绳索,来回几次我就抓住了一个物件,我一看竟然是一个很大的玉器编钟,这玉器编钟历经千年,透着一股红色色沁,光泽夺目。而悬挂吊起编钟的竟然是一根灰黑色的小绳子,不是铜也不是铁,到底是什么材质制作的,竟然能在有风的环境中千年不坏!

我用匕首去割这个细绳,发现这么锋利的匕首竟然一下子割不断它,我这把匕首平时连钢都可以割断,可为什么割不断这细小的绳子呢,它到底是什么做的!

我急眼了,不割断绳子就没有办法拿走玉编钟。我运起道家练气功,真力凝聚在匕首处,只见匕首光芒大作,我用力一割,这根绳子终于被我割断了。我连忙抄起青玉编钟,这块玉编钟很大,估计有十多斤重。我单手拿着玉编钟,一只手抓住绳子,沿着岩壁慢慢地滑了下来。

拿下来后上我认真研究起来。

这件玉编钟呈铲形,还带有一定的弧度,上窄下宽,玉编钟历经千年的风吹和撞击,已经满是色沁,光彩夺人,玉器的雕刻十分精致,比古墓里面发现的玉器工艺好上不少。

在商周特别是春秋战国的大墓里面,除了青铜器,金缕玉衣外,最出名的可能就要算编钟了,但编钟以铜编钟居多。

78年,湖北考古队对湖北随县(今湖北省随州市)城郊擂鼓墩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进行了挖掘,在这个面积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六倍的“超级古墓”中,挖出了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共有8组56个大钟、小钟和不大不小的钟,都用青铜铸成,总重量竟达2567公斤,精美绝伦,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堪称“稀世珍宝”。

2003年国家考古队对马家沟的挖掘,竟然没有发现这个青玉编钟,估计是没有找到那条出路的原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