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芯片技术”时候,他的声音都激动的有些发颤了。
以至于王子宁都不敢相信,用着肯定的疑问句来问陈洛。
王子宁之所以这么激动,其实也是因为摩尔定律的缘故。
在摩尔定律诞生的这半个世纪以来,延续它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把芯片里面最基础的组成单元,也就是硅片上的晶体管越做越小。
我们听到的,所谓的45一直到5纳米的芯片,里面这个多少纳米指的就是芯片里面以硅材料为基础的晶体管的大小。
晶体管越小,同样面积的芯片里,晶体管就越多,自然性能就越强。
这一切最终的根源其实都在硅基芯片上,所以就连芯片的诞生地都被叫做“硅谷”。
但是摩尔定律毕竟不是科学法则,把硅片上的晶体管越做越小是会遇到物理极限的,这个物理的极限差不多是2纳米到1.5纳米。
一旦超过这个极限,硅晶体管出故障的概率就会急剧升高,把芯片里面上百亿个晶体管协调起来一起工作就非常困难。
所以在近些年的时候,各国的实验室都开始考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案,就是采用其他材料替代硅,而最佳的替代方案就是碳材料。
碳元素本身有很多优质的特性,比如碳元素的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00倍,电子活动更自由,不容易摩擦发热。
简单来讲,用碳材料来做晶体管,甚至不用硅晶体管那么小,就可以取得同等水平的性能。
理论上来说,90纳米规格的碳芯片,就可以实现7纳米规格的硅芯片同等的性能。
只不过碳晶体管所有国家都还处在摸索阶段,想要接近实用化,据说至少还要二十年的时间。
陈洛现在说拥有碳基芯片技术,王子宁当然感觉是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