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就是错误的。”
“这也是为何朱允炆和朱祁镇不是亡国之君,但大明在朱翊钧的时候却出现了亡国之相。”
刘庄沉吟片刻,又道:
“或许只是因为大明立国两百年,弊病实在是太多了,到了朱翊钧一朝才终于爆发出来?”
刘秀哈哈地笑了起来,摇头道:
“每一个王朝只要持续久了,都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表现虽然不同,但本质都是既得利益者凭借着手中权力蚕食其他阶层。”
“这个时候就需要改革。改革成功了,王朝自然就能续命。”
“改革失败了,就比如王莽,那王朝就只能灭亡。”
“庄儿,你觉得朱翊钧治下的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
刘庄心中一动,开口道:
“张居正的改革是成功的,但被朱翊钧废除了,所以改革最终反而是失败了!”
刘秀点了点头,沉声道:
“没错,这就是朱翊钧最大的罪。张居正已经改革成功了,纵然这改革还是不够全面,但只要朱翊钧坚持张居正的政策,营造一个三四十年的盛世不成问题。”
“有了这么一个盛世的支持,大明继续续命百年,等待下一次的改革也不成问题。”
“但朱翊钧的所作所为,却反而让这种改革从成功变为失败。”
“换言之,大明原本应该能拖延一百年等待下一次改革才会浮现的灭国危机,因为朱翊钧的胡乱操作而提前出现了。”
刘庄倒吸一口凉气,道:
“如此说话,朱翊钧岂不是等于让大明短命了一百年?”
刘秀笑了笑,平静开口。
“不然他又怎么有资格进入盘点,成为败家子继承人的一员呢?”
“朱允炆败掉的是自己的皇位,朱祁镇败掉的是最强盛的大明,而朱翊钧则是败掉了大明最后一丝国运。”
“大明这三个败家子皇帝,还真是各有千秋啊。”
刘庄哑然无言,心中却在思考一个问题。
败掉东汉最后一点国运的人无疑就是汉灵帝。
那么,败掉了最强盛东汉的皇帝,又是谁呢?
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表情平静地开口。
“看来,朱翊钧就是大明的汉灵帝了。”
众所周知,东汉最后一任皇帝是汉灵帝的儿子汉献帝刘协。
但所有熟知东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献帝登基的时候东汉气数已尽,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汉灵帝才是那个真正有机会拯救东汉,却反而将东汉彻底推入深渊的亡国之君。
朱元璋的这句话,也等于是给朱翊钧盖棺定论了。
朱棣皱起眉头,颇为不满地开口道:
“没想到,大明的亡国之君竟然是这么一个混账东西,哎。”
“不过父皇,儿臣觉得若是儿臣能穿越到这个时代,还是能救的。”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朱棣。
“你说的不是废话吗,朕穿越到大明任何一个朝代都能弥补掉大明的遗憾,但你以为大明的每个皇帝都能有朕这样的能力?”
朱棣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没有开口说话。
如果大明每一任皇帝都能像朱元璋这么厉害的话,大明到朱翊钧那时候不说统一全球,至少整个亚洲都全部拿下了。
朱高炽也不免觉得有些可惜。
“其实朱翊钧原本是可以成为一个盛世缔造者的,还是他的叛逆心态害了他。”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开口。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叛逆的时候,但正常人总是能成熟起来。”
“朱翊钧永远活在叛逆之中无法成熟,这就说明他是一个蠢材,彻头彻尾的败家子,怪不得任何人。”
说到这里,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这个和标儿长相颇为类似的孩子,竟然成为了真正败掉了大明两百多年基业的败家子。
真是命运弄人啊。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帷帐之中,一阵男女欢好声。
片刻后,朱翊钧披衣起床,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