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直秘阁官。”
赵构也提笔批了一个准字。
“李政宜,进献宝玉,值两千贯,求官:从五品明州通判。”
赵构同样准了。
“周博文,进献白银,值一千贯,求官:绍兴府会稽县知县。”
赵构迟疑了一下,批示:
“会稽县乃首县,可改任余姚县知县。”
很快,赵构将名单一一批示完毕。
沉吟片刻,他又对着面前的宦官们说道:
“从今日起,大县县令至少两千贯,通判三千贯,直秘阁官六千,龙图阁学士一万两千贯。”
“好了,这些全部都纳入内库吧。”
宦官们唯唯诺诺,将箱子又都搬走。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赵构也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奢靡享受。】
【为此,他延续了自家父亲宋徽宗卖官的政策,将各种官职让宦官们私下兜售,而且价格甚至比宋徽宗时期还要更高。】
【这些用金钱买到官职的地方官就任之后自然是极力压榨百姓以早日拿回本钱,再加上南宋和金国战事不断,百姓承担的各种徭役、兵役日益繁重,还有可能会被金人南侵掳掠,生活极为困苦。】
【在这种压迫之下,甚至出现了边境老百姓主动逃入金、伪齐境内寻求庇护的情况,引来了许多抨击。】
【于是赵构很快学聪明了,将所有售卖出去的官职安排在江南、江西、两广、巴蜀等远离边境之地。】
【但这样一来,走投无路的民众只能选择起义。】
【这也导致一个非常奇葩的现象,执政时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平年代的宋徽宗每年要面对一点五次农民起义叛乱,而执政时期本该天下一心共抗金军的赵构每年却要面对两次左右的农民起义。】
看到这里,一条弹幕从金幕上飘过。
【汉高祖刘邦:朕想说一句,这些昏君的必备素质就是贪财和好色吗?】
【秦始皇嬴政:朕也想说一句,这些昏君除了卖官和收税之外就不懂去找别的开源路子了?也太低能了。】
【明太祖朱元璋:低能不奇怪啊,各位。如果不低能,他们还能是昏君败家子么?】
朱元璋这条弹幕一发出来,众人瞬间哑然。
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坦白说,这些败家子敛财的手段是真没点心意,朕看着都有点审美疲劳了。】
众人纷纷表示认同。
【明太祖朱元璋:第一次看到败家子敛财,朕恨不得弄死他。现在嘛,朕只想赶紧加速,让这些败家子死得越惨越好!】
【宋太祖赵匡胤:咳咳,其实大宋富庶还是有好处的,你们看赵构这么败家,大宋不也还好好的嘛。】
【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每年平均两次农民起义,你管这叫好好的?】
【秦始皇嬴政:人家大宋是皇帝和士大夫共天下,只要士大夫不造反就行,谁会在乎老百姓死不死呢?】
【明太祖朱元璋:也对,除了朕之外,其实你们根本也没有人在乎老百姓死不死,对吧?】
朱元璋这句话说出来,弹幕突然变得安静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赵鼎罢相,张浚把持朝政的时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
【第一件,就是岳家军的第三次北伐。】
江州城外,岳家军大营。
岳飞正躺在椅子上,接受着由赵构派来的御医进行针灸诊治。
片刻后,御医将银针全部拔出,对着岳飞叮嘱道:
“大人切记,这段时间不可过度用眼用脑,也不宜过多征战,当静养至少三年。”
岳飞点了点头。
等御医离去之后,张宪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大帅,是陛下的亲笔诏书。”
岳飞抬手下意识地想揉一下眼睛,但又止住,随后打开诏书。
这份诏书在他的视线中有些模糊,让他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才看清楚上面的内容。
“……前屡诏卿提兵东下,今淮西贼遁,未有他警,已谕张浚从长措置。”
“卿之大军未须发也,可归鄂州休整待命。”
看完之后,岳飞的表情也变得颇为古怪,心中犹如一千匹羊驼在奔腾。
本来好好地北伐中原开疆拓土,甚至有希望一举光复汴京。
是你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