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说,两人都是一伙的,完颜宗干也不能拆兀术的台。
完颜宗干缓缓道:
“好吧,那你回去汴京准备一下,等到冬季,咱们就发兵南下。”
【在岳飞北伐结束四个月后,当年十二月份,兀术率领十三个万夫长,总计九万多人南下。】
【和几个月前那一次北伐相比,连遭打击的金军此次无论是兵员数量还是战斗力,明显缩水许多。】
【但兀术为了自己的所谓尊严,依旧还是一意孤行,打算凭借着这一次南征岳飞不在的机会,一雪前耻。】
临安府,行宫之中。
“什么,兀术又领十万大军南下了?”
赵构闻言,也是目瞪口呆,随后就是气急败坏,破口大骂。
“这个兀术,朕早知道他言而无信,却没想到竟然无耻到这个地步!”
赵构是真生气,也是真后悔。
早知如此,几个月前就应该让岳飞穷追猛打,把兀术打到跑回中都去,一辈子都不敢觊觎江南!
现在好了,才让岳飞撤军没半年,兀术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又来了!
秦桧在一旁,也是颇为尴尬。
这几个月,秦桧又恢复了之前主和的本性,在朝堂中和党羽们上蹿下跳,一边打击主战派官员,一边继续下跪求和的老路。
由此也出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奇葩情况,南宋明明在之前的战争中是无可争议的胜利方,但在议和过程中双方的地位竟然没有任何改变。
金国使者依旧还是颐气指使,高高在上的语气和表情。
南宋这边还是卑躬屈膝,一口一个“江南臣属”。
但就是做到这种程度了,金国依旧还是发兵前来攻打。
秦桧深吸一口气,道:
“陛下,臣以为金贼确实是言而无信,咱们也得考虑以战促和才行。”
能从秦桧口中说出“以战促和”四个字,足见兀术的反复无常已经连秦桧这种卑鄙小人都受不了。
赵构对此也是连连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
“嗯,现在大宋在淮西的兵力够吗?”
兀术显然也是吃了亏,长了记性。
几个月前的那次南征,兀术气势汹汹从汴京南下,目标直指岳飞镇守的湖北战区。
这一次,兀术不敢了。
转头去淮西了。
为啥要去淮西?
看一看眼下淮西的三路兵马就知道了。
首先就是淮西宣抚使张俊,麾下八万多人。
然后还有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麾下三万人。
最后是淮北宣抚判官刘锜,麾下两万人。
总计十三万多人。
名义上和金军旗鼓相当,实际上数量还要超过金军四万人。
三路兵马加起来,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战区。
以这个数量来说,抵挡兀术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赵构能放心吗?
放心不了!
三路兵马之中,官职最高,兵力最多的是张俊。
可这张俊其实就是第二个刘光世,胆子稍微大那么一点点罢了。
还有杨沂中,一直以来负责保护赵构安全,忠心是足够的,能力是肯定不够的。
杨沂中但凡真的能打,赵构早就把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派出去独立执掌一个战区,取代岳飞或者韩世忠了。
除掉这两人,剩下来真正能打仗的也就是刘锜的八字军,那是正儿八经几个月前在顺昌府击败过兀术的。
但刘锜的八字军才两万人,总不可能指望这两万人去和兀术号称十三万人的九万兵马对阵吧?
赵构越想就越慌,忍不住叫道:
“不行,还得是岳飞!”
“快,传朕旨意,立刻让岳飞领兵前往淮西支援!”
秦桧:“……”
这一刻,秦桧也是非常无语的。
陛下啊陛下,你前几天收到金国议和文书的时候,还口口声声说必杀岳飞,以成和议。
现在好了,才几天时间,金人一来,岳飞又成你的臂膀支柱了?
秦桧低眉顺眼,我忍。
现在的秦桧讲究的就是一个字,陛下说啥我说啥。
反正背锅、反复无常的是陛下,和我奉命办事的忠臣秦桧有什么关系?
说来也巧,就在此时,岳飞的奏折也送到了。
赵构看到奏折,大喜过望。
“好啊,朕的岳爱卿肯定是知晓金人南下,想要主动领兵前来保护朕的安危了!”
说着,赵构迫不及待地展开奏折。
镜头随之拉近,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