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废物,怎么就让鞑子如此轻易地冲到山顶了!”
事已至此,甘辉、张英两人只能死战到底。
最终,甘辉力尽之后被清军俘虏,张英力战身亡。
又一万郑军全军覆没。
从开战至今,已经有四万多郑军被清军击溃了!
但,这还没完。
清军紧接着就直扑大桥。
凭借着占据观音山的地利,清军对大桥处的万礼、万义部直接来了一个首尾夹击。
此时的战场上,清军越打士气越旺,怎么打怎么有。
而郑军则是听到了接连不断的失败,人心惶惶。
万礼、万义部刚刚接战就被清军压制,局势极为困难。
画面中,许多郑军将士奋不顾身,拼死和清军激战。
但他们的舍生忘死,却并没有办法改变整个战局的彻底崩坏。
郑成功心急之下,对着身边的潘庚钟道:
“你暂时在此驻守,本王去江边调水师前来支援万家兄弟!”
【自信满满的郑成功,甚至还在江面的舰队上留了三万的预备兵马,并没有将所有部队都调到陆地。】
而郑成功刚刚离开没多久,桥头处的万礼、万义部已经彻底崩溃。
万礼殿后掩护万义等人撤退,被清军俘虏。
万义也被清军追得走投无路,情急之下从大桥上跳入江中,凭借着多年航海练出来的水性硬生生地游出了几里地之外,逃回到郑军舰队中。
但,这还没有结束!
大桥处的郑军溃败后,清军顺势朝着大桥后方的郑成功陆地指挥所发动了进攻。
受命驻守在这里的潘庚钟带着两千多郑军,奋力抵挡清军的进攻。
“守住,国姓爷马上就带着水师过来救援了!”
然而,随着潘庚钟身边的郑军士兵越来越少,去调援兵的郑成功却始终没有带着水师出现。
最终,一把长剑贯穿了潘庚钟的胸膛。
这位明明可以撤退,却为了保护已经没有郑成功的指挥所而奋战到最后一刻的郑军将领,倒地身亡。
【陆地指挥所被攻克之后,郑军对南京的包围圈彻底被击破。】
【此战中,清军以城内劣势兵马,竟在一天内转战多处,击溃了郑成功的十万大军。】
【郑军损失惨重,被斩杀、俘虏的数量并无具体统计,根据各种记载,大约在三万左右。】
【其中,总兵及以上级别的高级将领阵亡数量竟超过了二十人。】
【雄心勃勃的郑成功,就这样在南京吃到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惨败。】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不由无语。
【汉武帝刘彻:朕服了,十万打四万,能被对面打成这种样子的?】
【宋太祖赵匡胤:笑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十万清军打四万郑军呢!】
【唐太宗李世民:朕其实有点搞不懂,为什么要在决战前夜移营呢?】
【明太祖朱元璋:朕也搞不懂,观音山这么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郑军是怎么能让清军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击溃六镇两万兵马,占据山头的?】
【光武帝刘秀:安排甘辉所部藏在山谷之中的决定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清军占领了山头之后,甘辉这一万人等于直接白送了。】
历朝皇帝你一言我一语,疯狂吐槽。
气。
非常的生气!
这仗,怎么就打成了这种样子呢?
根本就理解不了!
历朝皇帝的心中,都带着浓浓的怒火。
仗,不应该是这样打的!
大明世界中,朱棣直接拍桌,跳了起来。
“郑成功这家伙到底会不会打仗啊!”
“到底是谁教他这样子打仗的!”
朱高炽也是忍不住扶额。
蓝玉等大明开国将领们,更是表情复杂。
都不需要蓝玉这种当世顶级的战将出动,这座大殿之中随随便便拉一个将领出来,都能轻而易举地收复南京!
但这些大明开国将领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这就像是一群能考一百分、九十五分、九十分的学神、学霸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学渣把一份用脚趾头拿笔来写都能及格的试卷,硬生生答出了零分的成绩!
憋屈。
实在是太憋屈了!
朱元璋罕见地沉默良久,终于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
“大明的国运,也就到此为止啦。”
自从有了金幕之后,朱元璋就想过很多次,大明灭亡的时候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但朱元璋是真的没想到,居然会是这个样子。
本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