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220章 历史见证者1

第220章 历史见证者1

三年前看到张之音的时候,他戴着严实的面罩,因为她出自豪门权贵,在乎礼节。

但她不是给张家戴的,是给未婚夫而戴。

三年后再次相遇,张家和宋家好像对她们的关系无所谓,有超越时代的接受力,原因同样是她们出自豪门权贵。

既然定了,就不在乎传统礼节,根本不怕有人哔哔,连老师袁可立也毫无阻隔接受。

前后看起来非常矛盾,其实一句话可以解释。

自由是相对的,且永远是相对的。

古往今来,任何时期都有一小撮人实现了相对绝对的自由。

七世英国公张家和十一世西宁侯宋家就是那一小撮人,他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不怕别人说什么,只要他们愿意,比皇帝活得潇洒。

嫉妒没用,羡慕就得努力。

张之音昨晚长谈之后,终于明白朱鼎顺为什么非要带着她。

塞外的兄弟自己都没发现,他们对长城内的权贵没有一丝‘敬畏’,他们认为自己的刀子天下最快,眼里只有皇帝和大哥。

虽然是事实,但朱鼎顺明显不想永远做个强盗,他也无法永远做个强盗。

想进入中枢,就必须做事;做事就有人脉交织、有交织就有算计妥协,兄弟们又无法接受突然凌驾到自己头上的权贵。

用朱鼎顺的话说,这是结构性矛盾,无法改变。

大嫂,就成了最佳最有效的联系桥梁。

大嫂,必须出自与三寨利益高度一致的权贵。

宋家才高度一致,张家勉强可以接受,但张之音比表妹有绝对的优势,他们早已私定终身不算,主要是捕鱼儿海的老兄弟,全部认识她。

四年前的老兄弟早知道,大哥有一个国公嫡女的女人。

张之音在营地根本不需要介绍,只要露个脸,到哪儿都有人热情行礼,且都是小头目主动行礼,其他兄弟稍微有点迟疑,就被头目暴打,一句这是大嫂、英国公大小姐、和大哥一样文武全才,新人立刻抱歉连连行礼。

大小姐很享受这样的待遇,偶尔与亲卫演武,短时间内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位大嫂。

他们会在这里停留五天,大山里温馨无比,外面却金戈铁马、刀光剑影,辽西走廊里逃难的百姓已经没有了。

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坚城,胆小如高第,也敢把逃难的百姓放进关内,除了宁远两万百姓,前屯卫两千人,中前所几百人,辽西走廊只有斥候在奔马。

前屯卫的赵率教和中前所的李平胡并不是像袁崇焕一样,主动决定与城池共存亡,他们只是距离山海关较近,可以随时撤回去,高第放在外面的眼睛耳朵。

赵率教这个人,怎么说呢,朱鼎顺也不知道如何与他打道,文武双全、忠义贯日、廉洁勇猛,这是史书的定论,因为他死于国战。

世人都知道他曾经带着三十八名家丁收服了前屯卫,但那只是一座…空城,杀了四个妄图占据兵堡的蒙古人。

这是他目前为止的枭首战绩,升官的原因不在杀敌,在建城、在屯田、在疏导辽西交通、在稳定民心。

但不能否定,赵率教曾是延绥参将,私吞军饷被一撸到底。

也不能否定,赵率教曾经在广宁之战中率先逃跑。

更不能否定,赵率教后来得到所有主官的信任。

这…太厉害了。

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王在晋、王象乾、孙承宗,辽东的巡抚、总督、经略、督师全部倒霉了,赵率教每次都能得到信任,走一个主官,他的官位升一阶,包括现在的高第,也对他无比信任,否则凭什么放到外面最后才撤。

赵老头的官阶很高,非常高,正二品都督佥事。辽东因为是战区,都指挥使遍地走,总兵多如牛毛。

文官看品阶,武官看差遣。

老头是前屯卫总兵,负责前屯卫一亩三分地,手下两千营兵,这就是他的实际地位,前面顶着都督衔也没用。

武将升到正一品左右都督很容易,进入三孤三少的人少之又少,跨过三孤再立大功,才有可能封爵。

朱鼎顺第一次进入官阶体系,正三品是规则下的最高起点,但他有皇帝私章,天启可能担心他用私章搞事,干脆赐了一个尚方剑,免得用私章后皇帝还得擦屁股。

所以辽西现在的真正情况是,所有人都比朱鼎顺官阶高,但只有他和高第拥有尚方剑,有全域节制权。

蓟辽主要将官刚刚知道,大山里有一支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