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剂将谷物原料糖化发酵成酒。而酒曲在经由酿酒效率较低的笨曲、白醪曲到糖化发酵力较高的神曲后,发展至唐朝已经出现了红曲酿酒。张家的酿酒作坊,使用的正是红曲酿酒。
关于红曲的制作方法,各家自有秘法,这关系到出酒率和酒的口感,是核心机密。张三爷看了一眼张敬元,意思是问这个要不要说。张敬元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让他只管说。
李鹏浩却摆摆手道:“罢了,无所谓。我要教你的法子叫做大曲蒸馏酿酒。你记住这个名字。”
张三爷默念几遍,牢牢记住!李鹏浩问:“如今酿酒的出酒率大概多少?”张三爷愣了一下,李鹏浩忙补充解释道:“就是一斤粮食能出多少酒?”
张三爷恍然,答道:“酿得好的话,小老儿能让一斤粮出九两酒。”表情甚是得意,似乎这个出酒率一般人还做不到。
李鹏浩笑道:“那我这个法子的出酒率可能不如您老,一斤粮食最多能出半斤酒。”张敬元和张三爷都愣住了。
随即张敬元眼睛一亮:“仙人露?”
李鹏浩笑着点点头。张敬元惊得捂住嘴巴。这个账他还是能算的过来的。自古以来,人们在酿酒事业上就一直不断的追求酒精度含量。仙人露比寻常酒水至少烈了四五倍,哪怕一斤粮只出四两仙人露,换算成寻常酒水,那也差不多是一斤半到两斤了,这就已经赚大了。
可账不是这么算的,寻常酒水大家都会酿,就连一些大户人家也能自己在家里酿酒,可仙人露呢?那是天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啊!张敬元有信心,至少能卖十倍的价。那也就是说,同样的粮食,他能多赚五倍以上!
酿酒作坊的账房内,李鹏浩详细讲解了大曲制作方法,听众除了张敬元和张三爷,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是张三爷的大孙子,大名张文九。这年代人们结婚早,张三爷有这么大的孙子不足为奇。
李鹏浩反复强调,制作大曲的关键在于温度控制,好在红曲制作也与温度息息相关,张三爷祖孙都有些经验。李鹏浩的这些知识当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丁炎瑜教他的。丁炎瑜的爷爷好酒,她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以此为题,没想到在这里起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