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嬷嬷手下的力道不减,缓缓说道:
“瞧着不像,不过依奴婢看,便是公主知道了也无妨,此事对四皇子有利,公主若是知道了,定也会同娘娘一块,为四皇子铺路。”
祁贵妃迟疑了,若是告诉语儿事情的真相,以语儿的性子,哪怕心中会有不愿,也会尽力为了良儿去拉拢征西将军。
这样一来对良儿最为有利。
可是,语儿也是她十月怀胎掉下来的肉啊,她实在是不忍心让她知道这个事实,还是让语儿认为她是不忍心她远嫁才设的局吧。
“罢了,还是不要告诉她吧,宫里长大的孩子,她自会明白这门婚事对良儿会有多大的帮助。”
辛嬷嬷点头,讨好地说道:“终究还是娘娘考虑得当,奴婢思虑不全。”
祁贵妃颔首,整个人放松下来,“穆文茵那丫头怎么样?”
“奴婢临走时让她曾应下会来紫华宫,长公主在那,奴婢许多话都不方便说。”
祁贵妃手指轻轻叩击着贵妃椅,慢条斯理地说道:
“这丫头一向精明,宫里几个丫头,都比不得她,可惜没托生在本宫肚子里,不然良儿也能多一个助力。”
穆语霁在凤阳阁稍坐了一会,姐妹俩说了些体己话,便离开了,明日便是婚期,她也有不少事情需要忙碌。
穆文茵亲自将她送到门口,看了一眼穆语霁的背影,方才她拐弯抹角地想套穆语霁的话,只是并没有得到有用的消息。
穆语霁的话很乱,东一言西一语的,她好像知道一些,她却把这些都当作一个噩梦。
或许自己真的猜错了吧?
侍女知心取了披风上前披在穆文茵身上,“公主,虽然还是秋日,风却已经凉了,您要多注意身子,可不能再贪凉受了寒。”
穆文茵轻轻颔首,任由着知心将披风系好。
她暗中打量着知心、知意这两个丫头,她俩进宫后只不过学了半年的规矩,后面便一直在她身边伺候。
从三等宫人,一直到如今的贴身侍女,在凤阳阁里也留了七八年的时间了,一向是最得她心意的。
前世大婚前一日祁贵妃以母妃的性命为要挟,迫于无奈,她只得答应代替长姐嫁去西戎。
时间紧迫,她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安排知心、知意。
别说这两个丫头了,直到上花轿前,她都没能见到母妃一面。
后来她远在西戎,自身尚且难保,更加没有能力去打听这两个姑娘了。
等到好不容易扶持着儿子乌澜登上王位,大齐早已改朝换代了。
她也曾派人查过两个丫头的下落,只是石沉大海,难如海底捞针。
她再也没有收到知心的消息,而知意却听说枯萎在穆靖良登基前在后院中。
穆文茵收回了打量的眼神,能再见是好事。只是如今在西戎王庭杀出重围的她,早已不似当年的单纯。
穆文茵抬头瞧了眼天色,婚礼讲究晨迎昏行,此时距离她上花轿已然不足十二个时辰了。
她垂下眼眸,只有一天的时间了,她似乎逃不开替嫁和亲的命运了。
若是时间更充裕一点,她也不会这么被动。
和亲不同于普通公主的出嫁,明日便是婚期,她就要随着队伍一同离开京城。
想来祁贵妃早已有万全之策,将替嫁一事压在大齐,掀不起风浪来。
毕竟,前世西戎虽折磨她,但也没有因为替嫁一事,再同大齐掀起战事。
不过也没关系,前世她能在西戎王庭杀出一条血路来,重活一世难不成还做不到了?
只是,母妃。
穆文茵的眼睛闪过一丝狠意,她这一次绝不能让母妃就这般悄无声息地死在冷宫之中。
“走吧,去紫华宫,别让贵妃娘娘久等了。”穆文茵平静地说道,语气中听不出丝毫的波澜。
知心、知意安静地跟在穆文茵的身边,主仆几人朝紫华宫走去。
一路走来,整个皇宫张灯结彩,二位公主同日出嫁,多么的风光,宫里早早地装扮起来,宫人身上带着一股子喜气。
“二公主。”
一路上的请安声不曾断绝,穆文茵轻轻颔首,尽显公主仪态,甚是端庄。
宫人们等穆文茵走远后,窃窃私语道:
“二公主怎么朝紫华宫去了?”
“许是明日公主出嫁,今日特意去拜别贵妃娘娘吧。”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