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侯第一个救援的就是粮仓,然而粮仓也是平阳王派人第一个烧的,带不走的粮食全都被烧了个干干净净。
粮仓的大火扑灭了也救不出几粒粮食。
镇北侯看着被烧个精光的粮仓,痛恨不已:“该死的平阳王,居然将粮食全都烧了!”
跟随在镇北侯身边的王锦云连忙进言道:“侯爷,现在不是管这些已经被烧光的粮仓的时候,先赶紧去扑灭那些大户人家的火势。”
王锦云倒不是多么爱惜这些城内的百姓,而是因为……“如此平阳城内还有粮食的大概就只有这些居民了。”
王锦云的提议,与其说是派人去帮忙扑火,倒不如说是派人去抢粮食。
镇北侯可不会去想自己派军队抢了平阳城居民的粮食,让城内居民都饿死,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名声,或者是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他只知道,自己军队要是没有粮食养兵将,这些自己仗之纵横的军队第一个要反噬的就是他这个主人。
镇北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王锦云的建议,派人去抢粮食。
先抢存粮多的大户人家,抢完大户人家,镇北侯被这种缺粮危机搞怕了,为了有更多的粮食存货,他连普通百姓人家的存粮也不放过,派人洗劫了全城百姓的存粮。
镇北侯光顾着派人去抢粮食,对于救火反而一点也不积极,于是这些平阳城的百姓不仅失去了自己的家,还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口粮。
如今平阳城还落入这些劫匪一般的镇北侯军队手里,百姓们惶恐不安,觉得没有了活路。
但好在镇北侯也看不上被洗劫过一遍又被烧了个遍地精光的平阳城,带着抢来的大批收获离开了,
只留狼藉满地哭声震天的平阳城四面城门大开。
还活着的那些百姓拖家带口的逃离这里?()_[(.)]???♂?♂??()?(),
他们下意识的往更繁华的南方逃去()?(),
而南方生活条件最好的就是江南()?(),
特别是已经被林柊打造成自己大本营的黎城。
只有黎城是对外来的流民来者不拒()?(),
好生安顿的。
闻声而来的流民数不胜数,林柊都想办法将人给安顿了下来,他的军队也是从这些流民之中招收青壮,扩大规模。
林柊从司源那里得到了高产量的良种,暗中大面积种植,收获了高产量的粮食,足够他养活自己的这支军队了,他甚至还有足够的粮食和银钱养了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骑兵。
将黎城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林柊,差不多也快将自己的造反练兵行为放在明面上。
而黎城的名义上管理者官员们,一个个都在林柊的威逼利诱下装聋作哑,有些甚至直接就暗中投靠了林柊。
毕竟朝廷式微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打个农民起义军都打得那般艰难,各地造反势力层出不穷,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投靠一方造反势力博一个从龙之功呢?
反正是暗中支持,又不是明面上支持,就算这股造反势力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继续在朝廷当官。
如今朝廷官员差不多都是类似的墙头草思维。
林柊也正是抓住了他们的这种想法,才成功把黎城的官员变成了自己人。
这些人倒向林柊之后,林柊当然不会再给他们倒向朝廷的机会,他拿捏着他们投靠自己的证据,一旦他们有两头下注的想法,他就能把证据公开,逼迫他们只能选择他。
林柊当然不希望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所以他只是对这些官员们展示过自己拿捏的把柄和证据,暗示了一下这些老狐狸们,然后这些官员们自然心知肚明,不会让事情发展到大家都难堪的地步。
被迫完全上了林柊贼船的官员们,也因此获得了林柊的部分信任,能够稍微了解到一些林柊暗地里做出的那些布置。
虽然他们还不够资格了解到惠民商会和高产量粮种的事情,但他们已经了解到林柊暗地里训练的军队有多强。
这是林柊故意展示给他们看的肌肉,也是让他们对他更有信心。
打天下说到底还是要看拳头硬不硬,军队就是拳头,看着林柊私底下训练出来的身强体壮装备齐全的兵马,谁见了都信心十足。
毕竟跟打个起义军都打不赢的朝廷军队比起来,林柊的军队简直就是精兵中的精兵。
平阳城的百姓变成了流民,有人千里迢迢的来到了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