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唐赢下了三千匹战马,可朝廷连一样像样的赏赐都没有。”
“不是小王邀功心切,只是这样寒心的事,小王已经经历过一次了,这次要是再立新功,万一还是同样的结果,岂不是寒了本王,拳拳报国之心,房相,您说,是与不是。”
房玄龄闻言,也不禁在心底叹息了一声。
对于这件事,他确实看在眼里。
他对李世民这样无意中忽略李恪的行为,也感到不可思议。
而李恪所做的事,与他所得到的,也确实远远配不上他的付出。
只是,那毕竟是陛下的半个家事,他也无能为力。
他只能保证在往后的事中,确保到李恪的功劳,仅此而已。
房玄龄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李恪的用意。
他明白,李恪是在告诉房玄龄,他需要得到应有的回报,他需要得到朝廷或者李世民的认可。
不能因为他是个庶子,就得到不一样的待遇。
只是,这事情很容易答应,但是他却从这句话中,感觉到了李恪对李世民的不满。
他悄悄的叹息了一声,觉得,看样子,得找个机会,稍微提醒一下陛下才行...
“殿下若是不相信,不知道需要微臣怎么做才能放心,难不成还要签个字据?”
房玄龄淡淡一笑,他知道李恪在担心什么。
虽然李恪贵为皇子,但他的地位和能力,还无法与他这个朝廷重臣相比。
如果房玄龄想要陷害他,或者想要对他不利,他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房玄龄也没打算利用宰相的权柄,来向李恪施压。
他不过是想借着李恪这位妖孽般的王爷,来化解此次赈灾而已。
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必了。”
李恪淡淡的摇了摇头,他知道房玄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小王对房相的人品,还是相信的。”
这句话说完,李恪也终于开始说起了正事。
“这次本王负责城东的救灾任务,朝廷也拨下了五万石的粮食,以供我们赈灾使用。”
房玄龄听到李恪的话,默默点头,认可了李恪的说法。
“不过,现在长安城里的粮商们,已经坐不住了,开始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粮食,本王想,我们也可以卖,他们卖八匹,我们就卖六匹,这样才能慢慢将物价降下来。”
“可是如果他们不上当怎么办?他们可是知道我们的粮食有限,就这么跟他们耗下去,我们终究是耗不过他们的。”
李恪闻言一笑,淡然道:“这就涉及到一个最低粮食的标准和暗示、引导上来了,这顾及到人心、管理、卫生、约束等一系列的具体操作。”
“一时间,小王也解释不完,不过,若是房相放心,不如小王先试试,若是没有成效的话,房相及时叫停,如何?”
“也只能如此了,那就有劳蜀王殿下了。”
房玄龄闻言,也是踌躇的思考了好一会,这才艰难的答应下来。
点点头,同意了这个计划。
他虽然不知道李恪具体要怎么做,但是他选择相信李恪。
而且,现在他与朝廷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现在的长安,就像是在风雨中飘摇的小船。
他们需要一个指引,一个能够带领难民走出困境的指引。
而他们选择了李恪。
“好了,既然如此,时间也不早了,还请房相准备一下,我们这就出发。”
说话间,两人一前一后上了李恪的马车,在小二的驾驶下,朝着长安城内赶去。
地点,西市,后市街。
从人群中,突然走出一名千牛卫。
手中提着个拿着上面小下面大的铁皮物件,在他的身后,则是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千牛卫。
他们来到米铺对面,把手中的古怪物件放在嘴边,对着那些疯狂抢购粮食的百姓,大声喊道。
“长安城之中,粮草充足,供应充足,往后每日当中,都有一万石粮食送到,足可供全城之人食用,无须恐慌,无须抢购!”
仿佛为了证明这个的话一般,身后有无数的粮车,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的话,在他们的身后,一辆辆运粮的马车,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看着那一辆辆装满了粮食的马车,周围的人都是一脸的不信。
在得知这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