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虽有些无奈那丝被戏谑的感觉,但也不得不佩服燕王殿下的这份随性与自在。
他暗暗想着,或许正是燕王殿下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才能让众人如此心悦诚服地跟随。
众人闻着烧烤独有的香味,在李恪的影响下,也纷纷放下拘束,品尝起李恪的手艺来。
就在一群人埋头享受美食的时候。
他们没有注意到,楼船与朔州城的距离越来越近。
到底还是女孩子的肚子浅,在夹了一块烤鱼,又吃了两串五花肉和一串羊肉后。
长孙娉婷便觉得有些饱了,她站直身体,准备去一旁喝点水。
眼角的余光,就看到了三四里外的朔方码头。
“哎呀...三郎...你就是故意要我出丑的吧?”
说话间,她一边拼命的拿着手帕擦嘴,一边脚步轻快的跑回船舱内去了?
听到长孙娉婷的这句话,正在询问王玄策和孙思邈觉得他的手艺怎么样的李恪。
有些茫然的抬头看向长孙娉婷,下一刻。
“哎呦...我去...怎么这么多人?这是咋回事?”
\"王参军,不是让你写信打过招呼吗?你不会是写错了吧?\"
李恪看了一眼码头,只见那里人山人海,到处都站满了百姓。
李恪一边说话,一边将两边胳膊上的袖子放下来。
王玄策这时候也有些懵,他连忙摆手道。
“殿下,卑职确实按照您的吩咐写信告知了,我不是还复述了一遍吗?”
想想也是,也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只是现在也不是追究问题的时候。李恪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
“既如此,那我们也只能随机应变了。王参军,传令下去,让大家都注意言行举止,不可失了礼数,我去洗个澡换个衣服。” 王玄策立刻领命而去。
不一会,大船稳稳地停靠在码头。
在朔方百姓们伸长着脖子,无数眼睛的注视下,换了一身正式衣服的李恪。
终于在众人的瞩目中走下船来。
李恪的相貌,本就结合了李世民的英武,杨妃的柔美。
此刻身着正式王服,更是气质高贵而非凡。
并且,李恪多少受前世的影响。
不同于,一般封疆大吏和皇室成员的严肃。
对着那些百姓,他都是一脸亲和的微笑,加上不时摆手打着招呼。
人群中的那些小娘子,顿时疯狂了起来。
她们或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这位英俊潇洒、气质非凡的燕王殿下。有的小娘子则疯狂的摇晃着小手,呼喊着李恪的爵位。
李恪的亲和举动让百姓们感受到了他的平易近人,欢呼声更加热烈。
站在一旁的官员们也不禁对李恪的魅力和风范暗自赞叹。
长孙娉婷看着李恪如此受欢迎,心中既骄傲又有一丝小小的醋意。
她微微扬起下巴,眼神中却满是对李恪的身影。
在众人的簇拥下,李恪来到带头的宫迁等人面前。
刺史申阳荣等官员立刻上前,恭敬地行礼道:“恭迎燕王殿下,殿下一路辛苦。”
李恪微微点头,回应道:“诸位免礼,劳烦申刺史等人前来迎接,李恪真是深感荣幸。”
“本王此次前来,一是稍作休整,没想到还惊动了诸位,真是对不住了!”
说话间,还朝着刺史申阳荣等官员歉意的拱了拱手。
申阳荣等人见状,心中皆是一震,连忙再次躬身行礼道。
“殿下言重了,殿下驾临朔州,实乃我等之荣幸,亦是朔州百姓之福,此地人多杂乱。殿下不妨先到城内,歇息一番,我与诸位同僚,已经准备好了晚宴,为殿下接风洗尘。”
李恪微微颔首,微笑着说道:“有劳申刺史及诸位费心了。既如此,那便先前往城内吧。” 说罢,在众人的簇拥下,李恪缓缓向城内走去。
一路上,百姓们纷纷让道,目光紧紧追随着李恪的身影,脸上满是崇敬与兴奋。
李恪依旧保持着亲和的笑容,不时向百姓们点头示意。
这时,不知道是哪位百姓,想到李唐建立数年下来,朔方的处境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不是被突厥欺辱,就是受梁师都的骚扰,只有当时还是蜀王的李恪来了之后,这里的生活才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深有感触的他,灵光一闪,突然喊了一句。
“燕王殿下千岁。”
很快,就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鸣,众人异口同声的喊了起来。
这话一出,不说整个朔方官场上的官员都傻眼了,听到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