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的吐槽了,在轻轻摇了摇头后方才无奈解释道:
“其他评委都好说,这些人加在一起其实都没有评审团主席西恩·潘的分量重。”
“在这届评委会里面,他绝对有一锤定音的实力!”
虽然戛纳电影节评奖采取的是民主投票制,由评委会一人一票选择。
但是如果遇到一个强势且有实力的评审团主席,电影节评奖最终也可能沦为一言堂。
比如当年昆汀与王加卫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团主席时就属于这种情况。
而西恩·潘虽然没有这两位导演在国际影坛面子大,但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甚至无需多言,只要把他得过的奖项亮出来就够了: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奖
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两次)
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不错,西恩·潘就是电影史上
至于
故此以西恩·潘的威望,如果他力挺哪一部电影,其他评委大概率会妥协。
听到这里,江哲当即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不过不懂也没关系,反正有大姐姐带着,他肯定不会吃亏。
说实在的,虽然巩利说她并没有出什么力,但江哲却不这么想。
至少有了她这尊大神在,戛纳电影节方面会更关注《调音师》这部片子。
而对于江哲来说,仅此一点就够了!
有时候只有足够重视,才会用心,从而发现电影的亮点!
关于电影节里面的门道,来之前宁皓其实也和江哲说过一些。
同样一部作品,新人和老人出演结果很可能会不同。
因为在质量不分伯仲的情况下,有时候就看谁的面子大了。
用焦雄屏的话来说,那就是电影节的奖项就看评委会里面有没有评委愿意为你吵架,如果有并且吵得很厉害,那么得奖的几率就会很高。
如此一来,谁在国际影坛人脉更宽广自然更有机会获奖。
甚至这本就是规则的一部分!
所以江哲这回算是被巩俐带飞了。
毕竟在国际影坛华人中除了老谋子获奖最多之外,就要数巩俐面子最大了。
要知道早在1997年,巩利就担任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委。
2000年时,她更是柏林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2002年时,巩利转而又成为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次年,她又担任了东京电影节评审团主席;
如果用华夏的老话来说,那就是在国际影坛门生弟子无数,当然这是夸张的形容。
不过老外也是讲人脉和人情往来。
故此数次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的经历,对巩利来说肯定是有很大加成的。
别的不说,香火情分肯定是累积了不少。
从这点来说,巩利其实远比章紫怡高一个级别。
说来也好笑,在娱乐圈演员被导演带飞是常态,但是导演被演员带飞倒是
不得不说,江哲这软饭吃得还挺别致的!
……
然而当江哲也离开酒店在戛纳的街头四处参观时,巩利的表情却远没有刚才的淡定。
其实江哲不知道的是,巩利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看重《调音师》这次的入围。
原因无它,实在是机会难得!
毕竟她在国际影坛人脉再广,那也要依托电影说话。
否则前几年她和王加卫合作的《2046》,以及与孙周合作的《周渔的火车》也不会数次在戛纳电影节折戟了。
对于这一点,其实戛纳电影节都有些无奈。
因为在他们看来巩利的实力完全有资格获封戛纳影后了,可偏偏迟迟遇不到好电影!
于是在200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干脆授予巩利纪念大奖,以表彰她戛纳电影节的贡献和多次与最佳女主角奖失之交臂的遗憾!
戛纳都这样了,巩利心里有多郁闷就更不用多说了!
眼下好不容易才遇到了像《调音师》这样的好本子,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尤其是今年戛纳貌似是一个电影小年。
她通过一些朋友了解到,这次入围的电影质量都比较一般,没什么惊喜。
如此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