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
陶老板惊讶的声音都变尖了,“这、这实在是——”
他想说对方狮子大开口,空手套白狼,却又顾忌着宋四郎的才能而硬生生咽了下去。
虽然这水泥的材料配比和做法是宋四郎钻研出来的,但是这制作水泥的材料和人员都是他瓷窑坊出的,而且这往后的销售路线,也肯定是他来联系人脉安排的。
这两成利润还是他割肉送的,结果这宋三郎还不满意,竟然张口就要四成?!
“三郎啊,你是不是竖错手指了啊?”
陶钧哂笑两声,有些滑稽却强硬地想要将宋峋伸出的四根手指头,掰成两个手指头。
但宋峋的笑容不变,却不容陶钧触碰,显然是不愿妥协的。
陶钧的脸色渐渐有些挂不住了,他讲出自己的难处,想和宋峋打个商量,如果两成不行,那顶多三成。
但宋峋依旧不肯改变,两个人陷入了僵持境地。
“咳。”
正在这时,在旁边的曾老工匠忽然轻咳一声。
两人手语和言语的争论也忽然顿住,转而看向了曾老工匠。
曾老工匠笑了笑,却是看向宋令更坐着的轮椅,状似无意地插话道:“三郎,我这眼睛是越来越不中用了,您爹身下坐着的轮椅,是你做的吧?”
宋峋微微颔首,当做承认。
曾老工匠微眯双眼,认真审视一番,对他不吝夸奖道:“这轮椅的结构部件颇有巧思啊,可以让推动的人更加省力,还可以让乘坐者选择自己停住。”
陶钧见曾老头忽然夸起了这轮椅,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些什么。
但他的耳朵竖了起来,没想到这宋三郎还会木工。
曾老工匠砸吧了下嘴,唏嘘道:“当时在病患营里,你一点都不会木匠手艺,向我们几个老手艺人礼貌请教,我们就跟你说了些皮毛。”
“但是你这回去捣鼓一段时间,就把这轮椅做出来了……嘿,你这轮椅是不是还借鉴老宋头说的木牛流马?”
曾老工匠像是忽然联想到了什么稀罕事,有些激动地向宋峋求证道。
宋峋的嘴角噙着浅浅笑意,用手语缓慢答复道:“木牛流马法已然失传,我只是听闻了宋老工匠的一些猜想,便在轮椅上尝试一番,效果也算差强人意。”
他之前确实对古代的木工所知不多,后来在病患营里的时候,与几个工匠闲来无事,探讨了些基础的榫卯结构。
木匠的做工手艺都是祖传的,顶多科普些基础知识,不会将压箱底的东西教给宋三郎。
宋三郎倒是无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自己会研究的。
但是工匠们聊着聊着就聊嗨了,逐渐聊到了已经失传的木牛流马,言语间满是敬仰和向往,宋三郎便多听了一会儿。
后来,宋三郎便回来捣鼓起了传统木匠的卯榫结构。
小福宝在旁边玩魔方和九连环,他就在旁边研究着制作这些木匠工艺。
当听到宋令更因为腿伤而无法行动的时候,宋三郎很快就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做出了这把轮椅。
“天才出少年啊!”
曾老工匠对宋三郎满满赞叹道:“你这才学了多少学了多久,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一个月,就能做出这么精巧的轮椅。”
“你还研制出了水泥的配比和使用方法,比我这个做了大半辈子的泥瓦匠还要厉害!”
曾老工匠的两个儿子也是连连点头,对宋三郎的聪慧敬佩不已。
曾老工匠越说越激动,抓着宋峋的手大声说道:“若是再给你几年时间钻研,说不定你就能成为咱们宁阳县第一工匠,还能去朝廷的工造司咧!”
工造司!
宋峋和陶钧都听到了这个词。
宋峋没听过工造司,但陶钧的神色却是稍微变了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朝廷的工造司里汇聚的就是国内最顶尖的工匠艺人。
尽管他们这些工商百业的地位不高,但是做到行业顶尖的工匠艺人,哪个不会被商贾老板哭着求着抢过来的存在?
就连一个从工造司里老了退休回乡的匠人,也能让陶钧这样的小作坊老板,千哄万哄地抢回来供着。
“咳咳,这个四成嘛,也不是不行。”
陶钧听到宋峋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前途无量,自己就钻研出了类似于木牛流马技法的轮椅,也不免稍微松了松口。
宋峋有些了然地看向他,却是让陶钧开始他的要求。
“这制作水泥的材料和人员都是我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