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
宝物?
对于刘备的夸赞,李基感受着沉甸甸的信任。
君臣相知!
“主公,基不才,但也定不负主公的宝物之誉,使天下人羡慕主公!”李基答道。
对此,刘备却是有些得意地开口道。“哈哈哈,无须今后,如今恐怕便有无数人羡慕吾有子坤在身侧。”
毕竟医者事关重大,倘若是将吴郡上上下下的各种病患托付给一庸医,那与草菅人命又有什么区别?
不过对于汉末三神医:张机、华佗、董奉,除了董奉名声相对不显,李基了解得不多之外,对于张机与华佗的事迹,李基还是记得一二的。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这让李基不由得感慨蔡昭姬也是个“双标女”,明明要求自己要背对着她不许看,结果她自己倒是看得个仔仔细细,还记得这么清楚。
不过,李基倒是没想到蔡昭姬原来对于这个场景是如此深刻地铭记在心中,否则断然不可能仅凭着记忆便能画出如此一副画。
尤其是甘宁曾经的反应,使得李基明白自己的名声远还没有到响彻大汉每个角落的地步。
“届时主公若见到张仲景不可以富贵动之其心,而宜以仁德相劝,且言明吴郡有意建立类似于‘仁德书院’的医学院,请张仲景为医学院山长,以发扬医术,治病救世。”
此复杂且饱含着几分艳羡的发言,让站在曹操身旁的夏侯渊不敢做声。
让李基没有想到的是,蔡昭姬在画道上的水准也是异常惊人。
因此,李基感觉自己如今的名声大体也就是在士子圈之中转一转罢了,距离真正的闻达于诸侯可能都还有些许距离。
张机出身于南阳世家,由于自小便见过了许多官场黑暗以及朝政腐败,故以张机完全不像绝大多数世家子那般追求官身,反而萌生着学医救民的愿望,因此自幼便追随名医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原轨迹之中便是于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与喝断当阳桥的张翼德,在零陵上将邢道荣看来还不是视之为土鸡瓦狗?
“那刘大耳当真是有什么强运命格乎?好事都让他给沾上了!”
而在刘备离开之前,李基不忘督促刘备务必要注意流民营之中的卫生问题。
对于李基,刘备自是信任的。
以工代赈、发展渔业以及准备接待扬州各郡即将派来的使者……
大兄每次听闻吴郡相关消息总是暗自感叹连连,方才会迅速地下定决心要一次性解决济南国内部的吏治问题,还济南国一个海晏河清,定然要将吴郡给比下去。
在蔡昭姬收到那一份素描画后,等李基再一次收到回信之时,里面也附上了一幅画。
刘备连忙说道。“待那张仲景到了吴郡后,备定然会好生招待且劝说张仲景留在吴郡。”
“发生了什么变故乎?”李基问道。
“主公,且看我如何?”
可见,这个时代信息传递到底有多困难。
因此自中原大灾爆发以来,曹操几乎就是一个焦头烂额,疲于奔命的状态,几乎是倾尽全力地勉强维持着济南国内部的稳定。
李基闻言哑然一笑,却是没有丝毫的自傲之意。
因此,此刻的张机或许表面上只不过是个年近三十,名声不显的孝廉,但实则却已经有了二十余年的学医履历且经验丰富的名医。
中原大灾的骤然爆发,几乎是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旋即,刘备亦交代了一番李基留于吴县内需注意身体,不可操劳过度后,方才在夏侯博的保护下返回流民营。
而在刘备离开之后,李基便再度投身到忙碌的公务之中。
为了避免出现什么变故,也是为了收拢民心,刘备自然是需要返回流民营坐镇。
常理而言,类似于张机的这个年纪恐怕还有不少是个学徒罢了,只能是帮着抓一下药。
然而,蔡昭姬倒是对李基那种新颖的素描绘画颇有兴致,来信之中不乏请教之言。
刘备略有些不解地问道。
尤其是身为济南国国相的曹操初上任之际,一如既往延续着自己曾经身为洛阳北部尉设置五色棒的风格,几乎是大力整治吏治。
而,济南国内有旱灾且不断有着周遭的流民涌入之余,原本在青州就还残留着的大量黄巾残党,更是为了活命四处攻掠觅食,进一步加剧了乱象。
不过再度被李基提及这个问题,刘备忽然想起什么,道。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