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帝王的那一点点偏爱不足以让这样一个女子在后宫立足。宫里的人本就是看碟下菜,眼看三皇子出生后才不过得一个嫔位,连生了公主的妃嫔都比不上。在当时家世稍微好一点的妃嫔收买下,开始怠慢云起母子,当时的纯嫔也找乾元帝抱怨过,皇帝觉得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随便整治了一下,就不了了之了。
压垮纯嫔最后的一根稻草是宫人无意间的一句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有你这样出生的母亲三殿下怎么会好。最后纯嫔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子在枕边人的不信任和对儿子的愧疚下抑郁而终。
纯嫔殁后,乾元帝下令彻查此事,才明白是最开始的自以为才害了她们母子。虽然当年处理了所有涉事的妃嫔和宫人,但佳人已去,所有为时已晚。
后来乾元帝不顾众人反对,跳过贵嫔、昭仪、妃,直接追封纯嫔为纯淑妃,把五岁丧母的三皇子给宁贵妃抚养,何尝没有补偿的意思。
经历了纯淑妃的事,乾元帝才开始关注后宫,在各个嫔妃宫中安插自己的人,特别是有子女的嫔妃,所以后来乾元帝是子嗣夭折最少的皇帝。
发生的这一切也不能全怪乾元帝或者纯淑妃。帝王薄情自古有之,况且乾元帝一生太过顺遂,根本无法理解后宫女人的争斗。纯淑妃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古人,轻轻松松就陷了进去,不知道世间男人的一见钟情多的不过是见色起意,何说帝王。太容易付出真心,忘了好好顾着自己和孩子。
在一个强弱对比很明显的男女故事里,强的一个只是用点心,弱的一个过于用心,故事的结局注定会是一场悲剧。
乾元帝望着笔直的跪在大殿中央的儿子,不禁恍然,当年抱着自己腿哭着说母妃没了的小男孩已经长的这么大了,有了自己想要保护的女子。不经意间那个如清晨雨露般的女子已经走了二十一年了,今天老三不提及他都快要想不起她的模样了。
“你起来吧,康成海,给瑾王搬把椅子过来。”
“谢父皇。”云起利落的起了身。
“我可以同意把谢时赐给你做侧妃,但是你要考虑清楚,亲王侧妃之位只有两个,一次选秀只能赐下一个侧妃,前些天老二的额娘求到了皇后跟前,要谢尚书嫡长女给定王做侧妃。朕已经答应了。”
云起坚定的望着大殿书案前的父皇,说道,“儿臣想要的会自己争取,不必过多依赖他人。”
“既然这么说了,父皇就如了你的意,选秀结束谢时就赐给你做侧妃吧。”
云起再次跪下,“谢父皇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