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行动有很大的危险性,留下来的都是些主动申请的老人,他们不会撤离。
收音机里,主持人王雅温柔的声音响起。
“在刚刚,我们前方记者汇报了一个消息,全国各地有着许多德高望重同时也已经是垂暮之年的老专家、老院士还在坚持工作之中,在这里,我们广播组想向他们说一声感谢,感谢你们的奉献.....”
听到这里,施封季疲倦的脸上出现笑容,看向了一旁的助手道:
“小河!把我资料拿来,再看一会!”
“好嘞!”
.......
感觉到大限将至的蔡婆婆手里拿着手电筒,步履蹒跚地走出了帐篷,她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中年女婿,以及女婿现在的妻子和儿女。
然后想起了什么,抬起头看向明月轻声道:“如果我的女儿没去世,应该也快五十岁了,孙子孙女都要有了。”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往营地外走去。
她不想再拖累自己的女婿了,对方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
在营地门口,巡逻民兵在火堆旁听着收音机里的广播,主持人王雅笑了笑道:
“接下来进入听歌时间,迁移计划启动至今,有人已经和亲人、好友团聚,也有人还等着回家的机会,在这里,我们祝愿所有人都能有归属,一首《但愿人长久》,送给大家。”
“老太太,您去哪呀?”
这时,一个民兵注意到了蔡婆婆,连忙起身问道。
蔡婆婆指了指前方,慈祥地笑道:“我丈夫和女儿在那边等我呢。”
“天黑了,要不要我陪您?”
“不用了,我走几步就到了。”
“那您小心点!”
“好好好。”
.....
“长安离我们这有多远啊?”
“一千两百公里。”
“这么远啊。”
一处军属才能居住的楼房里,戴盟的父亲调试着新发的收音机频道。
而戴盟的母亲则是戴着老花眼镜,看着手上的地图。
她伸手比划了一下,明明就是两个多巴掌的距离,居然要走一千两百多公里。
她的好大儿在长安驻军,现在已经是排长了。
“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儿子啊?”
“过段时间吧,会见到的。”
戴盟的父亲一边回答着,一边成功调到了京城广播电台。
主持人王雅也正好讲到了军人。
“在全长2.28万公里陆地边境上,在全长1.84万公里海岸线外,在雪山、沙漠、雨林、海岛、天空、大海、城市、城镇、村落.....无数军人还手拿钢枪坚守岗位,保卫人民安全!”
.......
西北,一条闪着灯光的长龙在黑夜中疾驰
“哐当哐当”
一列老旧的绿皮火车行驶在西部铁路上,不断发出独属于它的声音。
“老李,你还能坚持吗?”
“没问题,下一站还有半小时就到了,到站了有人接班。”
车厢里,两个乘警正在说话,他们这一列车已经开了很久,任务是将一批粮食送到兴庆。
过了一会,有些困意的老李伸手打开了收音机,准备给自己提提神。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末日中大部分的铁路和公路都会因为地震而中断,所以为了抓紧最后黄金时间运输物资,许多铁路人的休息时间严重不足.....”
“岂止是不足啊,都快猝死了。”
老李的同事忍不住笑着吐槽了一声。
“哈哈哈”
车厢里,笑声不停。
......
深夜里,一处大城市的别墅小区
“老潘,你心情好些了吗?别郁闷了,我不也变穷光蛋了吗?”
两个从穿着和气质上就能看出是身份不一般的男人正在阳台上抽烟。